扫地机器人告别高增长时代:上半年零售量同比下滑28.3%,科沃斯股价较高点下跌近75%
本报记者 蒋翰林 广州报道
从2020年到2021年,扫地时代上半售量斯股在扫地行业连续两年双位数高增长之后,机器价较近今年上半年扫地机器人行业增长开始放缓。人告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别高2022年上半年扫地机器人零售额57.3亿元,增长同比增长9%,年零零售量201万台,同比同比下滑28.3%。下滑下跌
一面是科沃行业告别高增长时代,一面是高点产品同质化下行业日渐红海化的竞争。《中国经营报》记者留意到,扫地时代上半售量斯股从今年8月开始,机器价较近、人告云鲸科技、别高等头部扫地机器人品牌开始打起了价格战,增长最高有近700元的单品价格下调。
与此同时,美的、海尔等传统家电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大玩家也先后布局扫地机器人产业。进入“下半场”的扫地机器人企业如何破局行业“内卷”,成为亟须回答的问题。受访专家向记者表示,行业最根本的竞争在于技术创新,企业还需要通过多元化赛道来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形成强大的生态圈。
赛道拥挤 股价回落
近日,云鲸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获腾讯关联公司投资,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而在腾讯入股之前,云鲸科技身后不乏红杉中国、源码资本、高瓴创投、字节跳动等知名投资方。
资料显示,云鲸智能创立于2016年,是一家年轻的家用机器人研发商。2021年中国扫地机器人线上市场零售份额占比中,云鲸以16.4%的市占率成为线上市场排名第二的品牌。
资本不断涌入下,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走高。2021年全年,扫地机器人行业共完成了12轮融资。二级市场方面,行业内上市的两家企业,市值均已过百亿。其中科沃斯总市值高达400亿元左右,石头科技超过250亿元。在智能生态圈概念下,传统家电厂商如美的、格力等企业也纷纷布局。
从市占率来看,扫地机器人市场的集中度高,前四大厂商科沃斯、云鲸科技、石头科技、小米在2021年整体市场份额上占据近 80%。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科沃斯以线上45%、线下88%的成绩成为行业龙头。在科沃斯之后,云鲸科技、石头科技、小米、美的在国内占比分别为16.4%、13.5%、10.9%、2.1%。
扫地机器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今年上半年,行业增长开始放缓。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扫地机器人零售额57.3亿元,同比增长9%,零售量201万台,同比下滑28.3%。该机构预计,今年全年,扫地机器人的零售量为462万台,同比将下滑20.2%。
即便如此,国内扫地机器人的家庭普及率依然很低,4.5%的渗透率相比美国(15%)和日本(9%)仍有很大提升的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随着科技概念逐渐“祛魅”,行业赛道越发拥挤,企业股价也开始回落。业内龙头科沃斯在过去两年,从发行价 20.02 元涨至最高的 253元,区间涨幅高达 1160%,市值突破千亿大关。而今年走势则急转直下,截至 9月 27 日,仅剩68元/股,较高点下跌近 75%。上市初期被称为“扫地茅”的石头科技,初期近千元的股价目前也已回落至 267 元左右。
奥维云网分析指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扫地机器人行业开始进入额涨量跌的增长困境,到今年上半年,产品均价进一步提升,再次拉大了量额之间的差距。从本质来看,主要与扫地机器人行业集中度过高有很大关系。当前头部企业都在享受价格红利阶段,行业尚未出现搅局者的前提下,绝大部分企业都不愿意打破现有局面。
因此,在整体大环境不好的背景下,以高价格推动产品进一步向下渗透可谓难上加难。该机构分析,下半年,压力重重,通过价格下探、触达新群体、拉拢新用户,才能打破僵局,激发购买需求的进一步释放。
从蓝海到“价格战”
今年下半年,竞争激烈的市场“内卷”起来。记者留意到,目前在京东平台,科沃斯T10 OMNI降价700元到3999元,而实际上在今年七夕期间,该型号就已经降至此价格。在降价当周,奥维云网线上监测数据显示,科沃斯T10 OMNI零售额份额环比增加15.0%,成为当周扫地机单品TOP1。
此外,云鲸J1的降价趋势也非常明显。去年9月25日上市的云鲸J2上市定价为3999元,而目前京东售价为3399元。8月底,小米全能扫拖机器人、追觅S10等也不同程度地跟进降价。
石头科技在半年报中提到,随着智能扫地机器人相关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现有产品存在降价的可能。同时,公司将通过发挥采购议价能力和提升整体供应链效率等方式,抵御产品降价带来的潜在风险。
企业一方面通过降低价格的策略来占领市场,另一方面则通过高端化产品,以技术创新筑牢竞争优势。
记者大致统计了京东平台多款热销产品,排列前五名的售价均超过 3500 元,5699 元的科沃斯 X1 OMNI、售价 4499元的石头 G10S等高端机型仍是大部分消费者的首选。奥维云数据显示,国内市场上3500元以上的扫地机销售额占比从2020年到2021年由14.1%增至43.8%,且2022年仍有所提高。
根据科沃斯2022年中报,报告期内,科沃斯品牌扫地机器人中以全局规划类产品为代表的高端产品收入占比高达96.1%,较上年同期增加9.0个百分点。
实际上,对于扫地机器人产品,解决消费者痛点形成差异化优势,就能很快打开市场。以云鲸为例,2020年云鲸凭借第二代产品将当年的线上市场份额提升至10.5%,首次进入线上TOP4品牌。云鲸成为“黑马”靠的是其产品创新实现了“自动洗拖布”这一功能,解决了用户手动洗拖布的消费痛点。不过,其他品牌迅速跟进,“自动洗拖布”功能很快成为高端扫地机的标配。
不过,轻研发仍一直是国内扫地机器人领域的隐忧。财报显示,2019年到2021年,科沃斯研发支出所占比重均在5%附近,仅略高于国家高新企业认证基准线3%的要求。反观全球扫地机器人巨头iRobot,其研发费用自2013年开始就一直稳定在12%以上。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当前最需要做的一是要加强市场的竞争力水平,加大研发,另外一点则是要加强自己多元化的战略发展,通过多元化赛道来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翰指出,家庭扫地机器人市场竞争正日趋白热化,技术创新是突围关键。
突破技术创新维护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把路走宽”也正成为扫地机器人企业开启的新增长通道,而几乎所有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出海”这条路。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1 年 1—12 月中国吸尘器 (含扫地机器人) 出口量为 1.6 亿台,同比增长 10%;出口额为人民币 431.6 亿元,同比增长 8.7%。在亚马逊,清洁类机器人销售榜单前十名中半数为国内品牌,科沃斯和小米常年榜上有名。
年报显示,2021 年石头科技的境外收入增速近 80%, 达 33.64 亿元;科沃斯海外业务收入 47.17 亿元,同比增长近40%。
对于国产扫地机器人热销海外,追觅科技合伙人兼副总裁吴鹏曾在采访中分析指出,中国产品本身“物美价廉”,具有供应链优势,80%的扫地机器人供应链在中国,供应链的成本集群化导致效率非常高,具有成本优势。同时,中国现在的创业公司百花齐放,激烈的竞争会激发创新和迭代升级,能够在国内竞争胜出的企业在全球也将会具备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焦点)
-
房企融资稳了!金融监管“三箭齐发” 支持优质民营房企渡过低谷
房地产市场再度迎来融资的利好消息。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年论坛上表示,当前,要密切关注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困难挑战,支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继续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 ...[详细]
-
据浙江农林大学官网报道,7月1日,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文光来到浙江农林大学,宣讲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宣讲会由校党委书记沈满洪主持。来源:浙江农林大学官网)上述报道显示,徐文光已任浙江省常务副省 ...[详细]
-
前驻阿富汗美军指挥官顾问 杰克·米奇利:俄乌冲突)已经导致巨大损失,美国及北约低估了冲突进一步升级的风险。如果走到动用核武器这一步,那么后果将完全无法预料。米奇利认为,为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各方都应尽 ...[详细]
-
本报记者 龚梦泽6月30日,“吉利退出集度汽车”的消息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据天眼查APP显示,6月28日,集度汽车以下简称“集度”)发生工商变更,集团以下简称“百度”)关联公司达孜县百瑞翔创业投资管理 ...[详细]
-
美联储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去中心化金融的“突破性”发展可能会带来金融稳定性风险,若其内部发生金融危机,可能对传统金融体系产生溢出效应。当地时间8月30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下称美联储)官网更新了一篇题为 ...[详细]
-
相关报道:麦趣尔纯牛奶“丙二醇事件”背后中国新闻周刊)7月1日上午,麦趣尔天猫和京东旗舰店均已下架纯牛奶产品。据中国质量新闻网报道,浙江省庆元县市场监管局公示的2022年第4期食品抽检检验情况中称,麦 ...[详细]
-
约翰逊声称英国“不会放弃香港”,外交部:英方应停止干涉香港事务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白云怡】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英国首相约翰逊发表讲话称,英国“不会放弃香港”,并指责中国没有遵守《中英联合声明》。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日表示,英国对回归后的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朱万平 每经编辑 文多 SZ002719,股价8.01元,市值13.95亿元)纯牛奶中检出丙二醇事件又有新的进展。今日7月3日)下午, ...[详细]
-
财联社11月22日讯编辑 马兰)12月,欧美国家就将开始禁运俄罗斯石油,但欧盟现在正陷在能源危机之中,让这一次的制裁戏剧性地带上了“悲壮”的色彩。相比于欧盟时不时地嘴硬,同为制裁方的英国虽然也坚称将切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7月3日下午消息,中国充电团队消息称,截至目前,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已建设开放1200多座超级充电站,700多座目的地充电站,覆盖370多个城市及地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