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业绩快报却“坑”了董事长董秘,紫金银行为高管违规增持致歉
炒股就看,坑权威,发业专业,绩快金及时,董事全面,长董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秘紫
上市公司高管及家属敏感期交易的高管现象时有发生,但需要上市公司“背锅”的违规情况却不常见。
近日一则致歉公告引起业内关注。增持致歉从公告内容来看,坑该行董事长和董秘赶在稳定股价方案的发业最后期限内完成增持,但因为公司在间隔不足10天时发布了上半年业绩快报,绩快金导致他们的董事增持“被动”成为敏感期交易。
紫金银行对此给出的长董解决方案是,道歉的秘紫同时将此次涉及的增持主体禁止交易时间由6个月延长至1年,但相关人员股票售出的收益仍要上交公司。
事实上,相比紫金银行高管“被”违规交易,A股上市公司高管/股东短线交易、窗口期交易的现象更为常见,仅今年以来就有近250条致歉公告,其中主要即为股东或高管违规增持/减持。有法律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多数违规操作的理由都会提到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等,但不排除部分高管人员存在“装糊涂”的现象,证监会或交易所也会根据情况作出监管措施。
发业绩快报与高管增持间隔不足10日
7月30日,紫金银行发布《关于业绩快报发布相关事宜的致歉公告》,原因是该行于7月23日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未充分考虑发布时间与董监高人员购入股份的时间间隔,导致公司业绩快报发布日距离部分高管购入股份的时间不足10日。
而根据《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2022年修订)》第十二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业绩快报公告前十日内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
事实上,上市公司股东或董监高交易自家股票违规的现象并不罕见。记者查询巨潮资讯网上市公司公告发现,最近3年上市公司发布的致歉公告共有870多条,而仅今年以来就有近250条,主要原因普遍为违规增持或减持(包括短线交易、窗口期交易等),增持或减持主体一边承诺上交交易收益,一边向投资者道歉。
但这次不同的是,紫金银行一个“不小心”让部分高管被动触发了违规规定。紫金银行表示,该行选择在7月23日发布业绩快报是一个“临时决定”,理由是为了防止半年度工作会议内容外泄造成定期报告披露前的业绩泄漏,避免股东被不实信息误导,按照信息披露及时性的要求进行披露,没有充分考虑发布时间与董监高人员购入股份的时间间隔。
据悉,该行于7月21日召开了全行半年度工作会议,参会人员包括中层人员307人、高层人员10人,还有其他工作人员10人。
不过,从结果来看,上述认购行为没有导致股价发生大幅波动。紫金银行在公告中表示,上述董监高人员购入股份的行为没有对公司及公司股东、公司股价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北京冠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普杰对记者表示,相比紫金银行此次事件,上市公司高管主动“犯错”的现象更为常见,虽然多数致歉公告中会提到部分高管对相关法律法规认知不充分等原因,但考虑到上市公司董监高普遍要接受证券法规学习,不排除有“装糊涂”的嫌疑。
对于此类行为,证监会和交易所也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作出监管措施,主要监管方式包括发警示函、通报批评等纪律处分。
高管增持背后股价承压
银行股估值长期处于历史低位,破净潮下增持“护盘”的银行股东或高管不在少数,原因或是看好公司前景主动增持,或是触及稳定股价条件被动增持。而紫金银行此次“失误”与其股价低迷也不无关系。
2021年11月24日至12月21日,紫金银行股票因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并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同年12月31日,该行发布稳定股价方案,即由在公司领取薪酬的时任董事(不包括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包括董事长赵远宽,董事朱鸣、侯军,行长史文雄,副行长徐燕、王清国、许国玉、杭浩军,董秘吴飞进行增持,增持金额不低于其上一年度从公司领取税后收入的25%,即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173.61万元。
增持实施期限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6个月(即2022年1月17日至2022年7月18日),且增持计划完成后的6个月内,相关主体将不出售所增持的股份。
截至今年7月14日,上述稳定股价方案实施完成,合计增持股份为61.0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2%,增持金额合计181.76万元,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2.81元至3.19元。其中在7月14日当天,部分高管共购入股份28500股,购入均价为2.82元/股。记者查询上交所交易记录发现,在7月14日当天增持紫金银行股票的有该行董事长赵远宽和董秘吴飞,其中赵远宽为稳股方案发布以来首次增持,即赶在最后期限前4天完成了增持,增持成本在所有高管中最低(2.81元/股),耗资约3.79万元。
此次事件后,紫金银行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将此次涉及的增持主体禁止交易时间由6个月延长至1年,但相关人员股票售出的收益仍要上交公司。
业绩快报显示,紫金银行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66亿元,同比增长2.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24亿元,同比增长10.05%。同期,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20%,拨备覆盖率为261.56%,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0.25个百分点和增加29.56个百分点。
从股价表现来看,在行业整体表现不佳的背景下,紫金银行今年以来股价一路震荡走低。截至7月29日收盘,该行股价报2.82元/股,较去年年末已经跌超13%。
(责任编辑:娱乐)
-
小康人寿连亏12年:因噱头营销风险被通报后,又有2款产品被叫停
小康人寿两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被监管叫停。近日,银保监会在官网发布《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对人身保险产品监管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小康人寿的两款增额终身寿险,因 ...[详细]
-
印度大米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稻谷、小麦和玉米被称为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在乌克兰危机升级后,小麦和玉米的价格飙升,唯独大米价格尚维持稳定,不过印度日前出台的大米出口禁令可能会 ...[详细]
-
地产行业依然身处寒意之中。从房企披露的2022年半年报数据来看,营收净利呈现正增长的企业屈指可数,盈利大幅下挫成了行业常态。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数据显示,已发布半年报的194家A股与港股房企中,净利润同比 ...[详细]
-
证券时报e公司讯,据英国广播公司26日报道,最新一项调查显示,由于英国能源价格高涨,用公共充电桩给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花销,已经和燃油车加油费差不多。根据英国皇家汽车俱乐部的调查,自5月以来,在英国境内 ...[详细]
-
年薪30万的独董,联系不上了!这家上市公司最新公告:被留置调查
每经编辑 张锦河 9月1日,SH600246,股价9.33元,市值191.6亿元)公告,公司独立董事蒋德嵩因涉嫌职务违法正配合调查并被实施留置措施,其配偶向公司出示了由北京市监察委员会出具的《留置通知 ...[详细]
-
野村又现“狂野”预测:美联储将加息至5.25-5.50% 明年9月起将降息
财联社9月27日讯编辑 潇湘)谈到业内投行对美联储的鹰派预测,人们就避免不了第一时间会想起野村。这家在本月议息会议前高呼美联储将一举加息100个基点的日本投行,尽管没有预测对加息幅度,但也歪打正着地压 ...[详细]
-
作者:王慧莹作为今年的最后一个黄金周,十一假期对于拉动消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旅游业、在线旅游平台来说,黄金周更像是一场行业的大考。显而易见的是,疫情的寒意让旅游业迟迟等不来春天,也让这场大考变得更 ...[详细]
-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记者9月27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获悉,该集团将携七大装备体系主力产品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中国航展),并首次推出反无人机体系等新体系新装备。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李立 ...[详细]
-
65-70美元!俄油价格上限或高于预期 油价短线下挫跌超3%
财联社11月23日讯编辑 牛占林)当地时间周三,据知情人士透露,欧盟正在与G7国家讨论,将俄罗斯原油价格限制在每桶65至70美元之间。这一价格水平比预期要更高一些,因此导致国际油价短线走低,美、布两油 ...[详细]
-
智通财经注意到,澳大利亚企业今年已发行创纪录数量的本币债券,原因是国内借贷成本的上升速度低于美国收益率的上升速度,同时银行急于取代新冠疫情时期的廉价融资。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为止,澳大利亚企业已通过发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