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华珠宝不计后果跨界锂电 疯狂豪赌背后是利益输送?
炒股就看,萃华权威,珠宝专业,不计背后及时,后果豪赌全面,跨界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锂电利益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又有一家主业毫不相关的疯狂上市公司筹划跨界涉足锂电产业。
11月11日,输送公告称,萃华拟以现金6.12亿元收购交易对方陈思伟、珠宝思特瑞科技等持有的不计背后思特瑞锂业的51%股权。交易完成后,后果豪赌思特瑞锂业将成为萃华珠宝控股子公司。跨界
思特瑞锂业主营业务是锂电利益锂盐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疯狂主要产品包括氢氧化锂、碳酸锂、磷酸二氢锂等锂盐。收购完成后,萃华珠宝主业将由珠宝领域跨界至新能源锂电领域。
此次跨界收购前几个月,标的公司实控人陈思伟就已预先取得上市公司12%的股权,在此情况下,交易双方从收购方式到业绩承诺,都约定的十分宽松,且交易对价远高于几个月前的估值。
更重要的是,萃华珠宝自身资金压力山大,却“不计后果”的选择在碳酸锂吨价60万元的历史最高位时进行跨界,而眼下碳酸锂售价已经出现拐头向下的迹象,转型后的萃华珠宝无疑将面对极大的不确定性。
交易条款宽松 收购“不计后果”
萃华珠宝主要从事珠宝饰品设计、加工、批发和零售。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2.38亿元,同比增加24.26%,但归母净利润仅0.35亿元,同比下降25.6%。
主业疲弱之下,萃华珠宝决意转型。
今年6月16日,萃华珠宝控股股东深圳市翠艺投资有限公司与陈思伟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约定陈思伟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从翠艺投资处受让其持有的萃华珠宝3073.87万股股份,总价款达4.26亿元。协议转让交割完成后,陈思伟持有12%的上市公司股份。
有了这次交易做铺垫,陈思伟顺理成章的便将名下思特瑞锂业,也就是本次交易标的,装入上市公司,且交易条款极为宽松。
首先是高估值。数据显示,思特瑞锂业100%的股权价值为12亿元。根据标的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经审计净资产金额和注册资本计算,本次交易标的公司评估值较净资产账面价值增值率为410.62%。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2月,思特瑞锂业第一次股权转让价格折合为每1元注册资本1元;今年5月第二次股权转让价格折合为1元注册资本1.29元。相比于本次每1元注册资本对应10.2元的估值,仅半年左右的时间增加10倍之多。
其次是业绩承诺。2021年度和2022年上半年,思特瑞锂业实现营业收入2.53亿元和6.79 亿元,实现净利润0.82亿元、2.80亿元。然而,标的公司业绩承诺却为“2022年至2024年的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亿元”。
也就是说,承诺是标的公司未来三年累计能够实现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就行了。这显然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
即便交易条款如此宽松,萃华珠宝仍选择“不计后果”式的交易方式。
根据约定,萃华珠宝将以6.12亿元现金直接支付,比公司过去10年的利润之和还多。更重要的是,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萃华珠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1.04亿元,若完成收购,不仅需要掏空所有家底,而且还有超过5亿元的资金缺口,更不用说还有高达12.5亿元的短期借款。
实际上,即便是顺利完成收购,跨界转型后的萃华珠宝,业绩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碳酸锂价格大顶或已现 标的存货占总资产近半
标的公司思特瑞锂业主要产品是氢氧化锂、碳酸锂、磷酸二氢锂等锂盐,最终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锂离子电池产品。其中,碳酸锂价格是思特瑞锂业业绩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数据显示,11月9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行情正式突破60万元/吨,相较于2021年年初,涨幅已超10倍,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然而,价格高涨似乎已接近尽头。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国内动力电池累计产量已达到425.9Gwh,同比增长166.5%;而同期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24.2Gwh,产装量差值已扩大至201.7Gwh,2021年底该数值仅为65.2Gwh。即便考虑到2022年1-10月出口部分的105.2Gwh,社会库存仍高达96.5Gwh。
据了解,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到期等因素,业内对于明年的需求量没有足够把握,叠加碳酸锂价格高位,目前各方基本都在去库存。
11月14日,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在某论坛上也表示,预计碳酸锂价格在2023年上半年大概率维持在52万元左右;下半年大概率降至45万元左右;2024年将“无悬念”的降至40万元以下。
事实上,价格端已经开始反应。日前,无锡盘碳酸锂2303期货大跌7.4%,创下该合约有史以来的最大跌幅。
一旦碳酸锂价格进入下跌趋势,不仅仅是直接影响思特瑞锂业的经营业绩。
审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中,思特瑞锂业存货余额为4.09亿元,占同期总资产高达45%。此外,公司预付款余额也达到2.98亿元,占总资产的33%。
尽管没有披露存货和预付款的详细信息,但考虑到思特瑞锂业的主业情况,碳酸锂等原材料将占据相当一部分比例。如此高额的存货和预付款,在碳酸锂价格下行期,无疑将面对巨大的减值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经营业绩和存货、预付款减值风险,按照6.12亿元的收购价估算,此次交易还将给萃华珠宝带来近5亿元的商誉。
- ·郑眼看盘: 市场交投暂谨慎 上升趋势未改
- ·丹阳第一股「明月镜片」上涨背后:讲故事还是智商税?
- ·全国多省发布信贷风险预警,剑指贷后乱象
- ·广发期货异动点评:沥青节前欣欣向荣,涨势节后能否延续?
- ·弘扬新风正气 净化网络生态——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侧记
- ·亚马逊拟在美国关闭多个呼叫中心,转向远程工作
- ·商务部:全力保障国庆假日期间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
- ·李嘉诚再度“卖卖卖”:208亿港元出售香港豪宅 十年获利63亿港元
- ·机构报告:百城房价连续两月环比下跌
- ·《2022园区ESG发展指数》:华东区域指数最高
- ·张中祥:零碳产业园建设意义重大,需突破困难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 ·田洪良: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
- ·越南对华果蔬出口10月份迎来强势增长
- ·江苏调整2022年度工伤保险定期待遇
- ·海通证券吴国华:打造集长期投资理念、实战能力和优质陪伴服务为一体的投顾团队
- ·田洪良: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
- ·中国银行与万科签署战略合作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授信额度
- ·一爱尔眼科医院骗取医保基金被罚1884元!此前佛山爱尔眼科骗保被罚40万
- ·超百万用户断电!飓风“伊恩”登陆美国佛州
- ·海通证券吴国华:打造集长期投资理念、实战能力和优质陪伴服务为一体的投顾团队
- ·自动驾驶配送公司Nuro宣布裁员20%
- ·台教授:大批台湾教师集体赴大陆工作
- ·拐点来了?医药股大反攻,狂掀涨停潮,2000亿白马飙升!机构懵了,知名汽车首秀重挫37%!
- ·财政部资产管理司原副司长赖永添被“双开”
-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国有上市公司估值偏低 应苦练内功、做大市值
- ·快充不挑充电头!iQOO 10 Pro 200W闪充首批获得融合快充功能认证
-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帮助新市民做好财务规划和财富管理 熨平周期波动影响
- ·中联重科9月29日耗资约2731.69万元回购约490万股A股
- ·“开课吧”学费全返不兑现!法律人士:这种营销模式背后多有陷阱
- ·新华视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观察
- ·这只狗戴上了Chanel和Gucci
- ·乌通社:欧盟向乌克兰“转账”5亿欧元财政援助
- ·片仔癀炒作熄火!千元一粒没人要,“黄牛”400元回收,门店:想买多少买多少
- ·机构:人民币汇率明年下半年有望回升至6.9左右
- ·尚德机构2022Q3盈利1.68亿元:聚焦教学教研,坚持降本增效
- ·谁动了“北溪”?美国国务院否认!欧盟:将对蓄意破坏欧洲能源设施的行为作出最强烈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