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奔走相告,港股涨疯了!医药股满眼都是10cm大肉,发生了什么?!

奔走相告,港股涨疯了!医药股满眼都是10cm大肉,发生了什么?

时间:2025-07-08 05:17:55 来源:破颜微笑网 作者:时尚 阅读:919次

今年过了将近10个月了,奔走想必大家最开心的相告就是今天,今天的港股股满港股终于一改此前的低迷,迎来暴力反弹,涨疯大涨3.3%,医药眼都涨3.86%,大肉医药指数更是发生暴涨近7%,满眼都是奔走10cm大肉!

港股迎来暴力反弹,相告满眼都是港股股满黄金

今日港股迎来暴力反弹,恒生指数涨3.3%,涨疯涨超8%,医药眼都、大肉涨超7%,发生大笨象汇丰也涨超6%,奔走、涨超5%,也涨5%,是一个遍地黄金的行情。

截至目前,恒生科技指数涨幅已超过4%,携程涨超6%,哔哩哔哩、、电子等涨超5%,小米、美团、快手等涨近5%,阿里、腾讯涨超4%。

就在昨日,段永平还抄底了腾讯,买入了2500万港元,这也是段永平第五次加仓腾讯。而且,腾讯自身回购也是不断加码!回购金额陡然增至6亿港元,此前单日一直3.5亿港元,也是罕有信号。

今日的大金融板块也是不遑多让,涨7.5%,涨近7%,涨超6%,涨超5%,涨近5%,涨超4%。

10月13日,证监会批复第二批6家 券商 科创板做市商资格,分别为 中信证券、、、兴业证券、东吴证券、 浙商证券。

消费股暴涨,涨超8%,中升控股、等涨超7%,、、携程集团等涨超6%,安踏体育、等涨超5%。

医药股满眼10cm大肉,到底发生了什么?

今日港股暴力反弹,涨幅最为喜人的就是医药股,不仅港股,A股亦然,A股20cm、10cm的大肉遍地皆是,迪瑞医疗涨停,迈瑞医疗涨12%,恒瑞医疗、、通策医疗等强势涨停。

回过头来再看港股,真的是遍地10cm大肉,、科济药业涨15%,药明巨诺、微创机器人涨14%,荣昌生物、金斯瑞等涨超13%,、等涨超12%

亚盛医药、云顶新耀等涨超11%,、药明康德等涨超10%,此外,药明生物、、启明医疗、等逼近涨10%。

对于医药股的大涨,市场统一解读为超跌反弹,大家看上面的年初至今涨跌幅就会发现,不少医药股股价腰斩,有的甚至年度跌幅仍然超70%。有财经大V也表示,“反弹最开始领涨的就是严重超跌的个股和板块,目前看,资金主要是抄底科技股和医药股,这两大板块是今年跌的最苦的板块。”

近期多家药企公布业绩,发布盈喜预告,药明康德预计,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3.95亿元,同比增长71.87%;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78亿元,同比增长107.12%;还称公司对于达成2022年全年收入增长目标68%-72%充满信心。

开源证券称,预计三季度CXO、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板块业绩环比和同比将持续改善,四季度有望迎来估值切换。

兴业证券研报显示,根据初步分析,医药板块三季度业绩延续相对稳定的较快增长,部分细分领域,三季度呈现环比改善。考虑到前期板块调整导致当前的低估值,且后续将逐渐进行估值切换,医药板块性价比突出。

不仅如此,昨日外围造好,隔夜道指盘初一度跌近550点,反弹期间更是涨超950点,盘中拉升幅度高达1500点,收盘2.83%的涨幅也创2020年11月9日以来最好表现。此外,道指在盘初下跌超500点的情况下,最终收涨超800点的现象在历史上也未曾出现过。

此前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称,拜登将考虑一些有针对性的关税减免。此外,投资者还消化了周三公布的美联储9月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显示,央行预计将继续加息,直到通胀回落。但一项评论让一些人认为,如果金融市场继续动荡,美联储可能会放慢加息速度,如果不推迟加息的话。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政策面还放出大消息,国家医保局关于创新医疗器械暂不纳入集采再发指示。

10月1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2866号 (社会管理类263号)提案答复的函》(下简称:《答复函》),再次回应有关医疗器械创新产品采购问题。

据《答复函》,本次提案涉及讨论3D打印脊椎创新产品是否纳入集采范围。国家医保局表示,当前集中带量采购重点将部分临床用量大、临床使用成熟、采购金额高、市场竞争较充分带医用耗材纳入采购范围,通过公开透明带竞争规则,促使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国家医保局指出,考虑3D打印产品还处于初创阶段,市场竞争不充分,并且产品特性较为复杂,有些产品具有个性化定制带特点,其成本及功效与批量生产产品难以简单直接对比。因此,在脊柱类产品耗材集采中并未明确要求3D打印脊柱类产品参加,而是企业自主选择是否参加集采。同时,为防止价格虚高,促进公平竞争,对于未参加集采的3D打印产品,将在后续工作中对挂网价进行规范。

国家医保局明确,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对类似3D打印骨科耗材等创新产品,考虑技术特点、生产成本、使用情况、临床功效等特性,采取“一品一策”的方式,确定合适的采购规则,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合理的价格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创新产品。

创新医疗器械面前接连亮起绿灯。 今年9月,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被业内看作是创新医疗器械不纳入集采的重要信号。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数字化赋能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外贸数字化转型发展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
  • 基金销售业务存五大问题 处于IPO辅导期的河北银行遭监管警示
  • 尾盘:美股维持涨势 科技股涨幅领先
  • 美国柴油短缺蔓延:库存进一步下探 部分地区开始限油
  • 国家卫健委: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是非常重要的
  •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破万亿元
  • 肯高图丽发布三支APS-C画幅长焦镜头
  • 逐鹿运动鞋服大市场 国潮品牌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扩张
推荐内容
  • 今年世界杯东鹏特饮霸屏,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顶级足球赛事合作伙伴
  • 插混渗透率增至新高,能否持续?
  • 张坤三季度再加仓,直呼以买房心态来投资股票可能效果好得多
  • 云南10月25日新增本土确诊4例、无症状26例
  • 侵犯“红牛”商标权,黑龙江一公司被罚2.9万元
  • 推特收购大戏终于有望落幕 传马斯克承诺将在周五之前完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