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半年至两年,碳减排支持工具将扩围
华夏时报 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等领域的项结支持力度,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构性工具工具
近日,货币人民银行印发通知,政策至两支持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包括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和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半年
从三项货币政策工具延续的年碳时间来看,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6月末。减排将扩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项结央行延长碳减排等三项结构货币政策工具整体符合市场预期,构性工具工具从三项工具属性看,货币主要是政策至两支持保障能源供给安全,促进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延续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延期半年至两年
在今年1月13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2023年稳健货币政策将在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上发力。
宣昌能指出,今年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继续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等专项再贷款,支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优惠政策,有力支持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推动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高水平动态均衡。
据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总的来看,结构性货币政策“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截至2022年年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大约6.4万亿元,在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眼下央行延续实施碳减排等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亦可看作是对上述工作计划的具体执行。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既是在特殊环境下,为达到特定宏观政策目标而量身定制的政策工具,定向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同时,也是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工具之一,有助于合理增加长期性流动性投放。
对于前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长时间从半年至两年来看,周茂华表示,这有助于保障能源供给安全,稳定能源价格,通过降低能源供给部门生产成本促进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同时,交通物流在整个经济中处于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延长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支持工具,继续为交通物流部门企业纾困,畅通物流运输,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内循环,助力稳定物价。
碳减排支持工具“做加法”
具体来看,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
此前,央行于2021年11月8日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并在此基础上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按照规定,央行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
彼时发放对象为21家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2022年8月,德意志银行(中国)、法国(中国)两家外资银行也被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范围。
东方用管理高级分析师赵剑松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碳减排支持工具主要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初期支持对象主要为全国性金融机构,重点领域范围突出“小而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并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使用2400多亿元,支持碳减排贷款超过4000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8000多万吨。
助力行业转型
此外,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2023年继续并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科学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该专项再贷款仍由央行按照“先贷后借”模式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初始规模为2000亿元,于2022年5月新增1000亿元额度,总额度达3000亿元。
该工具是在前期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基础上由央行联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设立的,发放对象为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共7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明确支持煤的大规模清洁生产、清洁燃烧技术运用等七个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以及支持煤炭开发利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
据央行消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已经累计支持银行向企业发放低成本贷款439亿元。
“此次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时间范围延续,再次体现我国基于国情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意愿和担当。” 赵剑松表示。
本次延续实施的最后一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则是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该工具由央行联合交通运输部于2022年5月创设,发放对象为农发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共7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明确支持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和中小微物流(含快递)企业,总额度为1000亿元,支持主体为“两企”和“两个”,即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物流配送企业,以及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个体工商户、个体普通货运车辆车主(含挂靠货车司机)。
“此次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工具时间范围的延续,表明了国家在助力交通物流业复苏的决心。”赵剑松指出,专项再贷款政策的适用对象“两企两个”正是受近年来疫情冲击较大,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和资金压力的物流企业和个体货车司机这两大群体。此举将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的力度,助力交通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从实施效果看,结构性工具在能源保供稳价,精准定向支持特定领域发展,稳定市场预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周茂华补充道。
央行也表示,下一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将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责任编辑:娱乐)
-
“冷静增长”的爱奇艺三季度营收下降仍然盈利,但亟需下一个增长点
文/蒋雨楠 从“降本增效”步入“冷静增长”的首个季度,爱奇艺再次迎来运营盈利。11月22日晚间,爱奇艺发布2022年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爱奇艺总收入74.71亿元,去年同期为75.89亿,同 ...[详细]
-
根据一家名为“检查点系统”的美国调查企业当地时间16日公布的数据,通货膨胀导致西班牙进入2022年来商业场所盗窃案件数量大幅增长。根据数据,2022年上半年西班牙商店和百货公司等场所共计发生30626 ...[详细]
-
前8个月六大险企保费增速为正后疫情时代的跌跌不休终于有了触底迹象。前8个月,六大险企保费增速悉数为正,为灰色险途增添了一抹亮色。前8个月,、、、、中国太平、保费增速分别为0.22%、9.89%、2.0 ...[详细]
-
本报记者 彭 妍自《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落地,我国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至今已满一年。试点一年来,各银行养老理财产品募集及运营情况备受市场关注。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发现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随着两只新股22日上市,A股存量上市公司正式突破5000家。在“十四五”规划实施第二年,A股进入“五谷丰登”新时代,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又一重要里程 ...[详细]
-
【发改委:建立商品过度包装治理工作会商机制】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通知》部署,建立商品过度包装治理工作会商机制,加大对地方的指导、支持和督促力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9月18日消息,行业利好密集出台,有8大板块有望成为A股明日风口。1、重庆市发现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记者从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9月16日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进入2022年,折叠屏手机再度火热起来,无论是品牌、机型、还是市占率都有非常不错的增长,成为上半年手机市场上最大“亮点”。大数据自2020年底开 ...[详细]
-
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迎规划指引 再保险“国际板”启动 解决再保险跨境交易痛难点
财联社11月23日讯记者 徐川) 2021年国际再保险会议正式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时隔一年,在今日召开的第四届会议上,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正式亮相,为上海国际再 ...[详细]
-
新华社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9月16日电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声明我们,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一致承认当前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全球行动紧迫性持续上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