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消费金融百亿级增资“落定” 重庆供销合作总社旗下农信投资小份额入股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付乐 冉学东 北京报道
去年底,落定蚂蚁消费金融筹划220亿元增资,蚂蚁时隔近一年,消费销合下农信投新的金融级增增资方案出炉,就连近日在股市最火热的百亿“供销社”概念也参与其中,重庆农信投资就是资重作总资此次新增股东之一,而其实际控制人为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庆供
11月14日,社旗蚂蚁消费金融的份额股东发布关于《调整对参股公司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资》的公告。公告显示,入股增资方案已经确定,落定包括、蚂蚁杭州金投数字科技、消费销合下农信投舜宇光学、金融级增、百亿博冠科技、重庆农信投资以及鱼跃医疗在内的多家公司参与本轮增资认购。本轮总增资金额为105亿元,增资完成后,蚂蚁消费金融的注册资本为185亿元。
此次增资被业内认为是蚂蚁集团整改的最新进展和重要环节。去年6月,银保监会批准设定重庆蚂蚁消费金融公司,主要承接蚂蚁整改后的消费金融业务。去年11月,蚂蚁旗下的消费金融业务启动了品牌隔离工作。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11月15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整改后,蚂蚁集团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降低,而蚂蚁消费金融在行业里属于头部,预计整改结束后将会有更好的发展。
拟增资105亿元
本轮增资完成后,蚂蚁消费金融前五大股东分别为蚂蚁集团、杭州金投数字科技、南洋银行、舜宇光学和传化智联,持股比例分比为50%、10%、6.49%、6%和5.01%。另外还有7位股东,分别为鱼跃医疗、国泰世华银行(中国)、、博冠科技、、中国华融和重庆农信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轮确定的增资股东中增加了几位“新朋友”,分别是杭州金投数字科技和重庆农信投资。
其中,杭州金投数字科技的主要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杭州金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4.03%和45.97%,实际控制人为杭州市人民政府。
重庆农信投资的股东为重庆供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其实际控制人为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在本轮增资中,重庆农信投资认购金额为2.2亿元,占增资后蚂蚁消费金融总股本的1.192%。
对于新进股东结构,王蓬博表示,参与此次增资的既有鱼跃医疗这类老股东,也有国资企业杭州金投数字科技,传化智联和博冠科技这类新参与认购公司,在第一目的是找到资金认购股权的前提下,可以看出其对消费金融运营场景的重视。
比起2021年12月的增资方案,蚂蚁消费金融最终确定的增资金额有所降低。有观点认为,增资额缩减从侧面说明近两年蚂蚁消费金融业务量缩减。
王蓬博指出,蚂蚁整改以后要求品牌隔离,而且相关的监管文件对注册资本、共同出资比例、杠杆率以及ABS的循环倍数都有限制,所以不能单独地拿蚂蚁消费金融的交易规模和原来要消化的交易体量对比,这并非一个维度的数据,还是要等整改结束,关注哪些是类似信用贷产品的交易,哪些是蚂蚁消费金融自身的放贷规模。
2021年6月,蚂蚁消费金融经银保监会批准设立,主要承接蚂蚁集团整改后的消费金融业务。因此,此次增资也被认为是蚂蚁集团整改的最新进展和重要环节。
“从行业角度来看,消费金融机构近期频繁增资或者通过ABS吸收资金,在这个时间点宣布增资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从蚂蚁消费金融自身的角度来看,需要符合关于注册资本金和杠杆率等方面的规定,所以迟早要完成这一步骤,且蚂蚁消费金融位于行业头部,也不难找到投资人。”王蓬博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蚂蚁消费金融需要承接的用户体量大,在品牌隔离过程中,蚂蚁方面既不能因为整改而发生大规模的用户断贷,也需要在资本金、杠杆率等方面符合监管规定,此前80亿元注册资本能承接的信贷规模有限,增资势在必行。
渐入佳境
此次增资完成后,蚂蚁消费金融将成为注册资本金最高的持牌消金公司,而此次增资也是年内消费金融行业增资潮的最高点。
今年以来,消费金融行业增资动作频频,兴业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金美信消费金融等均已先后完成增资计划,另有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拟定向增资,增资后,该公司注册资本将从6亿元增加至50亿元。此外,筹建中的建信消费金融注册资本预计为72亿元。
可以说,2022年是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转折之年,消金公司增资频繁,公司间业绩分化加剧,行业逐步迈入合规发展的新阶段。
回首2015年,花呗、借呗相继诞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大潮开启,银行信用卡机构、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百花齐放,在扩大消费、提供普及金融服务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行业蒙眼狂奔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高杠杆、高利率、暴力催收等陆续浮现,行业整改开启。
对于拥有5亿用户的蚂蚁消费金融来说,始终是业界关注的焦点。2020年下半年起,花呗、借呗展开了一系列调整举措,并于2021年9月上线“账单助手”,引导理性消费。过去一年,蚂蚁进一步推进品牌隔离,在金融服务方面愈发审慎。
根据披露,截至2022年9月30日,蚂蚁消费金融营业收入为32.09亿元,净利润为11.0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86亿元。专家预测,未来,随着整改工作逐渐完成,蚂蚁消费金融各业务板块将呈现企稳回升发展态势,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
(责任编辑:时尚)
-
1、供应方面,近期国内供应仍维持相对高位,南方地区炼厂部分维持间歇生产为主。上周国内沥青70家样本企业社会库库存共计58.5万吨,环比增加2.5万吨或4.5%;国内54家沥青样本厂库库存共计86.8万 ...[详细]
-
万亿新华保险又现高层变动!54岁王练文接棒李源出任副总裁一职,分管个险条线……
“总裁助理王练文将升任副总裁,接棒李源分管个险条线。这一任职资格尚待银保监会批复。”文:赵梦涵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保险)又现高层重大人事变动。自老将李源赴天安人寿任总经理后,新华保险分管个 ...[详细]
-
8月2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2014年建院以来涉老字号案件审理情况进行通报,归纳老字号保护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并就加强保护提出建议。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022年5月31日,北京知产法院共审结涉老 ...[详细]
-
朝阳区市场防疫工作组和复工复产防控组关于相关行业经营主体疫情防控检查发现问题的公示8月2日)朝阳区市场防疫工作组和复工复产防控组针对朝阳区相关行业经营主体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检查,检查中发现16家企业不能 ...[详细]
-
临近月底,各萤石企业12月份的报价已提上议程。种种迹象显示,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之下,萤石12月份继续上调报价的概率较大。与之呼应的是,11月22日晚,上交所披露的高管持股变动显示,国内“萤石一哥”603 ...[详细]
-
认养一头牛IPO疑云:3年狂砸10亿销售费,靠“忽悠”撑起185亿估值?
网红乳企——认养一头牛最担心的问题,还是爆发了。自7月5日招股书披露以来,认养一头牛就遭遇外界的各种质疑:重营销、轻研发,3年烧10亿销售费;认养一头牛认养模式实为“忽悠”;玩出“云花样”后为何销声匿 ...[详细]
-
作为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个行业专题之一,体育服务专题将于9月1日—5日在北京首钢园举办。将围绕“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科技化”四大亮点,设置展览展示、论坛会议、交易匹配和配套活动四部分 ...[详细]
-
交行调整“提前还款补偿金收费”惹争议,网点称目前暂不收取补偿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炎炎 实习生李欣桐 上海报道8月1日,在官网发布《关于个人按揭类贷款、个人线上抵押贷消费)提前还款补偿金收费调整的公告》称,为进一步做好个人按揭类贷款、个人线上抵押贷消费)相关 ...[详细]
-
今日观点:美元探涨施压,关注PMI数据及FOMC会议纪要11月21日,COMEX黄金价格继续小幅回落,报收1739.50美元/盎司,跌幅0.85%。国内SHFE金夜盘窄幅震荡,报收404.74美元/盎 ...[详细]
-
2日,亚太市场普跌。A股方面,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跌超2%;香港恒生指数跌破2万点;台湾加权指数收跌1.56%。▲图片来源:Wind2日,台湾加权指数低开低走,开市半个小时后,跌幅超过2%,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