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将在深合区打造“多网”交通枢纽 规划建设大型跨海缆车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田静 发自澳门 澳门特区政府于5月23日举行《澳门陆路整体交通运输规划(2021——2030)》(简称《规划》)介绍会,多网并于5月24日至7月22日就《规划》展开公开咨询。澳门
记者从会上获悉,将深交通建设澳门未来十年陆路交通规划将坚持“公交优先”的合区核心原则,以缓解人多地少的打造大型交通压力。
重点工作计划包括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枢纽争取至2028年澳门轻轨线网里程可达约24公里;配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深合区”)建设发展,规划推进澳门轻轨横琴线建设及研究通过水上航线连接;规划研究建设跨海缆车等。跨海
有受访者向记者表示,缆车随着深合区“多网”交通枢纽落实,多网澳门将进一步拓展经贸合作的澳门“朋友圈”,为澳门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将深交通建设
将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以缓解压力
澳门特区交通事务局局长林衍新在会上介绍,合区未来十年交通总策略是打造大型在坚持贯彻“公交优先”的核心原则下,推动陆路交通运输系统的枢纽再提升、再优化和再平衡。
特区政府将采取“两个落实”的思路,全面落实地面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步行交通三张网络,全面落实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及政策法规三个方面。
《规划》指出,2019年澳门人口达68万人,人口密度达2.1万人/平方公里,位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来澳旅客近年持续增长,2019年入境旅客超过3900万人次,较2009年增长约 81.2%。
数据显示,2019年澳门居民日均出行总量约207万人次,出行强度为6.3万人次/平方公里。其中,澳门半岛的出行强度为18.3万人次/平方公里,相对于重庆市人口最为密集的渝中区,澳门半岛的出行强度约是重庆渝中区的3倍。
《规划》指出,预测2030年全澳日均出行总量约302万人次/日,其中居民出行243万人次/日,旅客及其他出行59万人次/日。
林衍新表示,“轨道交通”是解决澳门交通瓶颈的主要方法,“轨道交通”是必然的发展方向,特区政府会集中资源投放在轻轨东线工程。
《规划》指出,在目前多条线路仍处于建设和规划阶段还没有构成网络的情况下,澳门轻轨暂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澳门居民和游客的公交出行主要还是依靠巴士。
记者了解到,澳门轻轨氹仔线于2019年投入运营,2020年轻轨系统日均客流量仅约2880人次。
澳门交通事务局预测,轻轨线网规模效益将在2030年初步显现,日客流量预计会由2020年平均2880人次/日,提升至13.7万人次/日,占机动化出行比例将由2020年约0.2%增至约9%。
在深合区布局“多网”融合的交通枢纽
根据《规划》,特区政府预计在2025年前完成澳门轻轨横琴线的建设,在深合区与国家高铁网及珠海市城市轨道线网形成联通,融入内地轨道交通网。
具体线路包括由深合区经珠海鹤洲向北延伸至广州、向西联通粤西等高铁线路,以及南沙至珠海(中山)等城际铁路项目。
澳门街坊总会会长吴小丽向记者表示,澳门的轨道交通起步较慢,目前只开通了轻轨氹仔线,但随着轻轨横琴线接入内地高铁网和珠海城轨联通,深合区内的人员流动将会比现在多得多。“以后跨城生活、通勤,甚至进行商业活动,都将节省时间及交通成本。”
特区政府希望,通过多条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接入,以及澳门轻轨横琴线的引入,在深合区形成“多网”融合的门户交通枢纽,打造成集澳门轻轨、珠海城轨、高铁、城际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枢纽。
澳区全国政协委员何润生告诉记者,随着澳门轻轨横琴线的落成通车、澳门单牌车出入横琴配额增加,以及深合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政策落实,在“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基础上,澳门将进一步拓展经贸合作的“朋友圈”,能够与西岸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联动发展,以及深化与中南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合作交流。
澳门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田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深合区交通枢纽功能的提升,除了宏观层面的带动澳门融入内地轨道交通网之外,也能应澳门居民到横琴生活发展的需要,尽快开设琴澳跨境公交线路,实现两地交通的无缝衔接和便捷换乘,并推动全面放开澳门机动车便利进出横琴。此外,还要不断提高横琴本岛城市道路网的密集度,在居住区、商务办公区推广“小街区、密路网”的模式,让居民在横琴通勤生活更便捷。
吴小丽提到,澳门轻轨与内地轨道交通除了基建上的硬件接通之外,在跨境电子支付方面也需要进一步联通,希望特区政府能推动澳门本土的电子支付工具融入内地轻轨高铁付费的支付平台,让澳门居民在乘坐轻轨、高铁都能享受到电子支付的快捷。
规划建设大型跨海缆车
在完善口岸交通方面,澳门交通事务局预测,到2030年,跨境交通出行量约增至58万人次/日,增长约11%,关闸口岸、青茂口岸日均跨境出行量约40万人次。
为提高口岸集散效率,特区政府除了提出轻轨横琴线接入横琴口岸并与珠机城际便捷衔接外,还将规划研究轻轨西线在关闸、青茂口岸设站,实现客流快速集散。
另外,特区政府研究通过水上航线与深合区连接,提升出行方式多样性及便捷性,疏解陆路通道交通压力。
(来源:《澳门陆路整体交通运输规划(2021-2030)》)澳门立法会议员宋碧琪在会上表示,“水路”与“陆路”结合是推动琴澳融合的关键交通模式,她希望能够研究多条水上航线,如湾仔往返澳门港澳码头等。
林衍新则表示,有关研究增设水上航线,需要与澳门海事及水务局沟通协调,具体还要涉及国家审批及口岸管理情况。
“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于如何更便捷有序地促进区域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联通。” 何润生建议,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公路车道和水上交通等不同的交通模式,未来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如何实现人员和货物查验放行的简便程序,最大化发挥深合区“多网”融合的互联互通枢纽作用。同时,应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贸易、航运、航空枢纽的联动效应。
《规划》还提出,将研究建设跨海缆车。林衍新介绍,跨海缆车属大型缆车,每次可运载50人,每小时运载6000人次。
对此,澳门旅游业议会会长胡景光向记者表示,对于任何能吸引客源的项目,旅游业界都会欢迎,“根据目前公布缆车位置,相信在缆车上的景观是可以看到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一直是各地旅客慕名而来的观光点,相信缆车的建成能有效吸引新客源。”
(作者:田静 编辑:和佳)
- ·119元一支背后,牙膏为什么越来越贵了?
- ·37个普通地市人均GDP超10万,主要分布在这些省份
- ·俄州长赠普京代表爱国精神的巧克力,包装上印着向俄军敬礼的小男孩
- ·海南官方回应有酒店先提价再打折:派专人现场核查
- ·桂东电力被预处罚,股民索赔可期
- ·大众痛失改革派
- ·A股半导体产业链爆发,但营收净利仍远不如新能源
- ·买房还是卖房?先要知道中国房地产的三点真相
- ·多家银行落实首批认股权登记业务
- ·兴证策略:7月份的震荡分化后 “新半军”仍是行情主线
- ·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1691亿美元
- ·立秋 秋风将至稻谷将熟
- ·历史首次!A股公司数量达5000家,两大行业突出
- ·暑期人员流动性大,首都疫情防控不容马虎松懈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举行会谈
- ·三亚要求做好滞留游客服务 完成七天排查无风险方可离岛
- ·药品网售新规发布,明确处方药网售、第三方平台售药等热点问题
- ·日本经济破局乏术,物价上涨影响民生
- ·龙蟠科技上半年净利大涨 仅是账面上的数字?
- ·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行!存10万余额宝一天赚不到4块,这类短期理财产品蹿红!
- ·政策支持高效节能电机 概念股二季度业绩环比显著回升
- ·5倍“妖股”中通客车7月只卖了480辆 客车行业难逃“七连降”?
- ·“造星”双刃剑!知名舵手离职后基金份额缩水
- ·美联储发布大型银行资本新要求 将于10月1日生效
- ·楼市迎利好!央行、银保监会推出16条政策措施,多家国有大行给房企大额授信…什么信号?专家火线解读
- ·三亚要求做好滞留游客服务 完成七天排查无风险方可离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