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每经热评:券商、基金稳健薪酬 不能粗暴解读为“限薪”!

每经热评:券商、基金稳健薪酬 不能粗暴解读为“限薪”

时间:2025-07-07 11:11:28 来源:破颜微笑网 作者:娱乐 阅读:974次

每经评论员 王砚丹

5月对数十万券商和基金从业者而言,限薪最关注的每经话题,莫过于薪酬体系改革。热评

先是券商5月13日,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基金解读明确了证券公司薪酬制度应遵循的稳健基本规范,还要求证券公司应保障稳健薪酬制度的薪酬有效落实。后又有消息称,粗暴监管对深圳辖区内的限薪公募基金公司下发通知,要在5月底前报送薪酬激励约束机制的每经落实方案,并明确提到要抑制薪酬过高,热评增长过快。券商

笔者认为,基金解读不能简单将中证协对证券公司薪酬制度的稳健指引、监管对基金的薪酬要求解读为单纯的“限薪令”,即要求券商、基金简单粗暴地降低员工薪酬绝对水平。监管的态度,更多是在考虑社会公平的前提下,防止对从业者过度激励、过快激励,保证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证券、基金行业高薪近年来屡次引发舆论关注。今年1月,一名小红书博主自曝去年前11个月税前收入高达224万元,后该小红书博主被扒出为陆姓非银分析师。数据显示,2021年有多达19家上市券商员工人均薪酬超过60万。

基金行业虽因缺乏具体数据,但高薪也是不争的事实。早在2010年6月,即十二年前,转让华夏基金股权时公布了华夏基金现金流量表,其中2008年和2009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分别达到5亿元和6.69亿元。当时就有媒体估算,华夏基金即使在2008年熊市,人均薪酬也超过百万。

证券、基金从业者专业要求极高,通过高薪吸引人才无可厚非。近年来,各大券商、基金竞相招兵买马,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也提出了较高的门槛。如券商校招,多是要求985/211全日制研究生,或者知名院校“海归”。高薪是券商、基金吸引人才的最大利器,也是行业蓬勃发展的基石。

但短期过度激励,或是奖金过快兑现,可能短时间内能吸引人才加盟,却对沉淀人才不利。更深一步说,过短目标的导向,也将影响券商、基金相关从业者的执业行为,并不利于券商、基金真正从客户、投资者长期利益出发思考问题。

举个例子,近年来“基民亏钱,基金赚钱”一直为投资者所诟病。投资者自负盈亏,为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这自然没错。但当看到自己的账户缩水,基金却一直收取一系列费用时感到郁闷,也是人之常情。监管一直在强调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但如果基金经理本身为了满足自身考核而短视,则其投资行为也可能难以做到从长期、价值角度出发。

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数十万券商、基金从业者在高薪的光环后,背负着沉重的KPI考核压力。监管的态度中,并非要拉低从业者的收入水平,只是“要防止少数冒尖情况发生”。当然,对券商、基金薪酬体系改革提出要求,可能会造成一些人员流失,不排除有明星基金经理选择“奔私”。但长久而言,证券、基金行业薪酬不大涨大落、与风险控制相匹配,更有助于行业平稳发展,也将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优良生态环境的建设。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商务部将加快推出一揽子政策稳外资
  • Meta平台业绩不及预期 华尔街担忧广告业务
  • 美国二季度GDP暴雷 加息削弱了企业投资和住房需求
  • 一个“完全可避免的”错误让巴克莱付出了7.51亿英镑
  • 波兰总统被“假马克龙”骗聊7分钟
  • 西班牙法院要求解密飞马软件案件相关信息
  • “领航强军向复兴——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在京开幕
  • 摄像头开错了一“枪”
推荐内容
  • 北证50成份指数今日亮相!样本公司兼具代表性与成长性,市场能见度增强
  • 上游入秋下游不振 缺芯与滞销困扰芯片市场
  • 上市银行上半年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多家地方银行不良贷款率创上市以来新低
  • 中经能源产业景气指数发布:能源持续发挥基础性产业作用
  • 进军新能源汽车赛道红利有限 力帆科技背靠吉利真的“好乘凉”?
  • 专家:积极因素正在显现 下半年财政收入增长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