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新规落地满月:市场融资效率提升 机构配置力量逐渐回归
本报记者 邢萌 昌校宇
8月1日起实施的可转可转债新规落地已满月。受交易日涨跌幅限制、债新资效置力信披强化等新规影响,规落构配归可转债市场发生积极变化:成交额中枢下移,地满转股溢价率回落,月市发行人赎回意愿增强,场融市场回归理性。率提量逐
“新规后,升机转债市场每日成交额明显下降,可转且‘妖券’个数也在不断减少,债新资效置力爆炒已成过去式。规落构配归此外,地满上市公司积极准时披露条款执行情况,月市信息更加透明化,场融市场逐步规范。率提量逐”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市场运行达预期效果
转债估值更趋合理
今年上半年,可转债炒作情绪异常高涨,新券、次新券单日涨幅屡破新高,严重偏离正股价格,扰乱市场秩序。兴全可转债、兴证全球兴益基金经理虞淼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旨在打击过度炒作的可转债新规自8月份实施以来,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市场整体运行平稳,高价高溢价转债的成交额回落,转债当日脱离正股大幅上涨的情况明显减少。
8月份可转债二级市场呈现三大显著特点:一是市场成交额明显下降。Wind资讯数据显示,可转债市场8月份成交额为1.73万亿元,环比减少27%;日均成交额为751亿元,环比减少33%。二是新券上市首日平均涨幅收窄。16只公募发行的可转债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34%,最高为57%,相较于7月份均有所下降。三是可转债转股溢价率回落。截至8月31日,可转债的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5%,环比下降3%;43只转股溢价率超100%,环比减少2只。
“转债市场投机炒作现象明显得到遏制。”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曹源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量高价高溢价个券估值出现主动压缩迹象,由此导致8月份转债市场在跟随权益市场调整的过程中,转债市场转股溢价率水平并未出现明显的被动抬升,反而有超过半数的个券转股溢价率下降,其中尤以高价高溢价个券估值压缩最为明显,预计后续高价高溢价个券仍面临大幅回调的风险。
曹源源进一步分析,转债与正股联动更加紧密,转债估值更趋合理。一方面,8月份绝大多数上涨个券均由正股上涨提供支撑,在涨停机制约束下个券超涨和估值大幅拉升的现象骤减;另一方面,8月新上市转债虽在上市首日触发临停机制,涨幅位居市场前列,但转股溢价率处于相对合理水平。
公司提前赎回意愿增强
有助于溢价率合理回归
可转债新规落地后,上市公司提前赎回可转债意愿增强,12只可转债已经或将被强制赎回。
“强赎是促进转债估值归零的关键节点。”明明表示,新规中关于赎回条款信息披露的规定更加严格,会增强上市公司强赎意愿,提前引导市场预期,促使可转债估值在合理水平范围内波动,减小转债市场大幅杀估值等系统性风险。
石英转债为新规实施以来首只被提前赎回的可转债。相关公告显示,截至赎回登记日(8月12日)收市后,石英转债有21.80万元未转股,占发行总额3.60亿元的0.061%。这也意味着,绝大多数投资者已转股。赎回的石英转债数量共2180张,赎回兑付总金额为22.01万元(含当期利息)。
除了石英转债外,还有同和转债、祥鑫转债、高澜转债等6只可转债也在8月份迎来赎回登记日,明显多于7月份(4只)和6月份(3只)。此外,还有中大转债等5只可转债将于9月份赎回登记。
曹源源认为,8月份以来,上市公司转债强赎和下修公告更加及时,信息披露更加规范。从信披规范性来看,上市公司在条款触发前的风险提示更加及时,条款触发后对于是否行权、行权日等内容披露更加精确。
在虞淼看来,大量的高价高溢价转债,会在某些阶段对投资者造成损失,上市公司提前赎回可转债的意愿增强,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转债期权的价值,可能有助于溢价率的合理回归。面对提前赎回,投资者需要更为关注转债条款,包括是否进入转股期、是否满足强赎条件等,尽量规避溢价率急剧压缩的风险。
投资行为进一步回归本源
供给有望保持增长
今年以来,面对可转债市场的炒作现象,证券监管部门实施了包括重点监控异动转债、限制个别异常账户交易、制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和可转债新规等一系列严监管措施,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促使可转债市场融资效率提升。
明明表示,随着转债市场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一方面,可转债投资更加关注基本面信息,减少不可控的扰动因素,转债投资行为也将进一步回归本源;另一方面,在逐步完善的制度保障下,可转债的供给也有望保持一定增长。
“新规落地以来,在规范转债市场交易行为、引导转债市场定价机制更加合理有效等方面已经发挥出积极作用。”曹源源认为,经过连续几周的调整,转债市场部分个券开始显现出一定配置价值,机构配置力量也在逐渐回归。机构配置力量的增强,有利于改善转债发行条件,也有助于提振上市公司参与转债市场发行融资的意愿,预计转债市场服务中小上市公司融资的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鹏扬基金混合投资部可转债策略组认为,可转债由于兼具债性和股性,是一类独特资产,适合基金组合参与,市场配置需求较大。新规实施以来可转债近期回调,和投资者的投机情绪降温、更加关注企业基本面有一定关系。历史经验表明,调整通常会维持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出现较好的配置型机会。
对于下半年的可转债市场,明明认为,转债市场的机会需要结合个券指标来判断,无论是上游资源还是中游制造或是下游消费皆有值得把握的标的。重点推荐投资者从转债市场效率出发,在当下首选增加转债持仓弹性,在权益市场出现阶段行情时顺势提高仓位,但注意做好交易兑现的准备。
中融基金则建议,需要更加关注可转债基本面,聚焦期权内在价值以及正股质地,对于纯博弈品种需要适当规避。
(责任编辑:娱乐)
-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这一轮省联社改革,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充分考虑省联社体制的特殊性和各地实际情况,务实推进。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行业管理体制机制,切实保障省联社在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 ...[详细]
-
参考消息网5月18日报道 据俄罗斯连塔网18日报道,乌克兰成为年度接收美国军援最多的国家,超越以色列。《华盛顿邮报》载文称,基辅自2014年至2021年共获得了来自华盛顿27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但自俄罗 ...[详细]
-
观察者网讯)据印度国防部网站消息,5月17日,印度本土制造的“苏拉特”号驱逐舰和“乌代吉里”号护卫舰在孟买的马扎冈码头下水。两艘军舰均由印度海军设计局设计,并在孟买的马扎冈船坞公司建造。截图自印国防部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来源:经济观察网经济观察网 记者 梁冀 2022年11月21日晚,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出席2022年论坛年会“全球地缘经济变动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平行论坛上,就健全金融安全治理体系发表演讲。该平行论 ...[详细]
-
5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深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争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表率专题推进会上表示,要继续加大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力度,集团公司要系统梳理未上市和已上市资源,结合实际逐步 ...[详细]
-
文丨研究 许英博 陈俊云 联系人:李雷廖原 联系人:贾凯方2022年5月17日,全国政协召开数字经济专题协商会,再次释放“支持平台经济、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积极信号。当前市场环境下,考虑宏观压力及 ...[详细]
-
来源:华盛证券华盛资讯,小米集团01810.HK)将在本周四5月19日)发布2022Q1业绩报告。在财报之前,发仔特意找某重仓小米的朋友了解对这股的看法,朋友的回复让发仔大呼意外。回顾2021年初至今 ...[详细]
-
刚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重磅发布!日均报告2.22万例,如何应对?权威回应→
全国各地疫情形势如何?国家疾控局回应→今天11月2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中国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疫情处置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国家疾 ...[详细]
-
化肥巨头Nutrien将斥资20亿美元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清洁氨厂
当地时间5月18日,全球化肥巨头Nutrien(NTR.US)公布了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清洁氨厂计划,并正在评估将路易斯安那州的Geismar作为首选地点的可能性。据了解,该公司计划投入20亿美元建造该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