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子真大!拒收现金,老年人咋整?央行出手处罚20家机构
7月21日,胆真大拒央行对20家拒收现金的收现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罚,处罚金额从1000元至19万元不等,金老家机处罚时间范围主要为2022年4月至6月底。年人自2020年四季度公示起,咋整这已是央行第六批拒收人民币现金行政处罚专项公示。
人民币是出手处罚法定货币,体现国家信用,胆真大拒是收现我国最基础最广泛使用的支付工具之一。2018年,金老家机央行就明确维护人民币的年人法定地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咋整通知、央行声明、出手处罚 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胆真大拒依法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此后,央行也多次强调,保证人民币现金的顺畅流通是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的基本要求。”2020年10月起,央行以服务消费、畅通支付流通环境、保障民生为目标导向,发布人民币现金收付指引公告,加强规范引导,并深入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集中整治。
非现金支付比例增长迅速,但现金仍具强韧的市场需求。截至2021年末,我国流通中现金(M0)为9.08万亿元,同比增长7.7%,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全年现金净投放6510亿元,现金需求依然旺盛。
“部分消费者在旅游景区、餐饮、零售等行业商户消费时被拒收人民币现金,既损害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损害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央行明确指出,商户拒收现金的行为不利于打造高效、和谐的人民币流通环境。
“下一步,央行和国家发改委两部门将继续做好规范和便利人民币现金收付相关工作,切实保障公众合理、安全、顺畅使用现金的合法权益。”央行相关负责人指出。
4家险企被罚44.9万元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因拒收现金被罚机构涉及物业、汽车销售修理公司、保险公司、地产企业、旅游公司、医疗机构等。此前央行也曾表示,重点关注行政事业、公共服务、大中型商户,坚决查处不正当竞争、恶意或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行为。
险企是监管重点关注对象,处罚力度最大。2022年上半年,央行共披露27起拒收人民币现金受罚的案例,罚金合计73.7万元。其中,4家险企合计被罚44.9万元,占总处罚金额的60.92%,包括拒收现金支付保费、购买保险与购买车险。
中国人寿保险北京市通州支公司因拒绝公众使用现金购买保险,被央行给予警告并罚款19万元,创下今年上半年拒收现金的最大罚单。同时,该司直接责任人被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万元。
“去年开始,我们加大整治力度,对多起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每季度都在官方网站对处罚情况进行集中曝光,形成了较强的警示威慑效应。”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今年2月召开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现金服务工作座谈会(下称“座谈会”)上表示。
银行也是现金业务监管的重点板块。2022年1月,辽宁振兴银行、银行发布关于停办现金收付业务公告,停办现金收付业务,停办渠道包括营业网点柜面和ATM机自助渠道。
不过,中关村银行和辽宁振兴银行随后表示,两家银行仍继续开展现金业务。“银行业金融机构扎实做好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 座谈会指出,凡设有实体网点的商业银行、农信社等机构必须办理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
“社会上拒收现金现象仍有发生,个别银行机构办理现金业务意愿有所下降甚至出现停办现金业务的情形。”范一飞指出,据初步排查,部分银行网点停办现金存取业务,涉及农信社、外资银行、以及部分国有大行。
此外,央行也指出,要建设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长效机制,推动人民币现金服务再上新台阶。
现金长期存在
现金是我国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币现金是国家法定货币。
座谈会指出,现金服务是最基础、最根本的金融服务,现金投放收储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基本的业务,在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服务实体经济、维护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已形成现金、银行卡、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并存的多样化支付工具体系。不同的支付工具各有优势,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市场主体的支付需求。保障现金使用环境,也有利于促进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谐发展。
现金对弥合数字鸿沟有重要意义。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指出,对老年群体来说,现金支付仍是主要渠道。
央行货币金银局副局长张萌曾表示,拒收现金是数字鸿沟问题的表现形式之一,需要源头治理和协同治理,央行将全面开展拒收现金集中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目前,“定期开展拒收现金专项治理” 已于2022年写入“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范一飞指出,现金使用门槛低,匿名性强,支付快捷,老年人、农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特定群体更偏好使用现金。
“公平交易的核心原则是保障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我们要维护全体消费者特别是那些不习惯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群体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利。” 央行公告〔2018〕第10号文件显示。
我国现金投放规模仍在扩大。截至2021年末,我国流通中现金(M0)为9.08万亿元,同比增长7.7%,全年现金净投放6510亿元。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也曾预判,中国大国经济的特点非常明显,综合考虑城乡差异、区域差异、人口结构等因素,现金将长期存在。
(责任编辑:娱乐)
-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郑可 环球时报记者 李雪 王逸】在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之后,多场中美高级官员会谈接踵而至:两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在埃及进行磋商、贸易部门高级官员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生意社100ppi.com)数据显示,近期现货价格强劲,黄金滞涨回调,逐步进入横盘震荡区间。7月下旬贵金属价格止跌回暖,8月中下旬白银价格跟随有色板块行情下探,跌幅较深,9月开始强劲回暖较多,近期也开 ...[详细]
-
在投资者等待美联储决议之际,美国股市大幅下挫,Insight Investments投资专家负责人April LaRusse表示,交易员不确定股市是否会进一步下跌。在这个动荡的股市中,一种与直觉相悖的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记者从9月1日开始举办的2022年服贸会“北京日”上了解到,丰台区带来金融、通信、能源、医疗领域多个重磅项目亮相,现场实现总签约额91亿元,排名全市前列。2022北京“两区”建设国 ...[详细]
-
一批资本大佬“打折”套利反被套,年内逾四成定增项目现浮亏:包括华夏基金、诺安基金、财通基金、葛卫东等
2022年以来跌跌不休的行情,部分折价参与定增的投资机构和牛散也被套牢。通联数据显示,按发行日期计算,截至9月20日收盘,2022年以来共发生223起定增项目,其中已有93个定增项目出现浮亏,占比达4 ...[详细]
-
人工智能行业人才走俏,深圳平均34.24万元年薪稳居行业第一位
数字经济规模持续走高,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注册量飞速上升。2017年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相关企业的年注册量首次突破1万家,2019年注册量已达到4.26万 ...[详细]
-
记者/宋一平据俄罗斯媒体报道,2名俄罗斯宇航员和1名美国宇航员将于莫斯科时间21日16时54分北京时间21日21时54分)搭乘俄罗斯“联盟MS-22”号载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据悉,这是俄罗斯国家航天 ...[详细]
-
今天11月22日),记者从2022中国科幻大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第六届中国科幻大会将于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北京首钢园区举行。今年中国科幻大会的主题为“科学梦想,创造未来”。据悉,2022年是中国 ...[详细]
-
9月21日消息,中国银保监会嘉兴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浙江禾城农商行因 贷后检查不到位,贷款资金挪用于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贷款调查不尽职,违规发放二手房按揭贷款导致出现不良贷款。被银保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