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封控区内外,青年人扛起群众的“急难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3月28日起,急难愁上海以黄浦江为界,上海开展新一轮分片区核酸筛查。封控疫情管控期间,区内群众各行业青年在落实防疫要求的外青情况下,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年人自发组建了临时青年突击队、扛起医疗队等,急难愁扛起居民的上海“急难愁”。
在松江区某封控小区内,封控区卫健委青年党员刘涛自发组建了一支临时医疗队,区内群众来自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外青骨科等18名同样被封控的年人医务人员全部加入队伍。
“小区有位老人术后伤口需要拆线,扛起你们能帮忙处理一下吗?急难愁”临时医疗队刚一成立就接到了居民的求助电话。求助老人73岁,因右膝骨关节炎接受过右侧全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缝了10多针,如果伤口拆线时间延误太久,可能引发疼痛甚至组织感染。得知情况后,刘涛和医疗队成员消化内科副主任医生赖跃兴、护士刘凤娟一同上门拆线,家中拆线材料不够,就找到备用的消毒液、高压锅对拆线工具等进行高温消毒。这几天,刘涛带领医疗队共处理了拆线换药、胳膊脱位、用药指导、老人跌倒等各种情况,开展医疗保障服务至少25次。
在松江区新浜新谊小区,一位老人心脏病药物不够,其子女从松江城区将药物送到高速出口,由于匝道不予通行,交警支队先行派警把药物从匝道送至G60高速出口,再由新浜派出所青年民警王巍接力将药物送至老人家中。
85后青年汤海泱是上海燃气普陀办事处的一位检修工,最近这段时间成为徐汇区梅七抗疫突击队的骨干、老年人的“代跑腿”小哥。封控在老龄化程度高的老旧小区,开药难,开药急,是让居民犯愁、让社工着急的大事。小汤将居委收集到的紧急工单医保卡消杀后装在小袋子里,和另一位突击队员一起,穿上大白服奔向医院,一次又一次地挂号、核对、配药、跑腿,守护着爷爷奶奶们的健康。
近日,每天守着闹钟买菜成为上海居民的日常,为此,不少青年投入了保障“菜篮子”的工作中。团属枢纽型青年社会组织青年家园集结沪上青年社会组织,成立了“小青菜联盟”,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在浦东、杨浦、宝山等区域的多个封控小区门口设立起了临时卖菜点,助力解决买菜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也让不会使用手机蹲点抢菜的老年居民在特殊时期能够便捷买菜。
淮海集团下属巨鹿集团“保供抗疫”青年突击队,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24小时不间断轮班上岗,为一线医疗单位配送副食品,每天坚持连线周边社区、送菜保供。光明餐车青年突击队也行动起来,截至3月27日,共有44车次光明餐车出动,为66个居民区提供了早餐、粮油产品、牛奶、平价绿色蔬菜等。
(责任编辑:焦点)
- ·港股又一只妖股诞生!多想云尾盘暴跌60%,月初刚上市,鸿星尔克、安踏是客户
- ·90后学霸放弃帝国理工博士offer,在国内做外卖运营,用数学建模帮数千商家增收上亿
- ·深交所发布数字经济、ESG增强等12条指数 有力支持科技创新
- ·9月30日复盘:金秋十月行情值得期待 主力资金重点出击7股
- ·推特乱局加深:继续裁员,世界杯期间50%几率崩溃
- ·现代牙科9月30日回购5万股
- ·金秋十月,这些新规影响你我生活
- ·两部门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以物抵债有关税收政策
- ·杭州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 力争到2025年产业平台产值达到3万亿元
- ·北京环球度假区开园一周年:高品质沉浸式文娱是怎样炼成的
- ·中国专利申请数全球居首,知识产权如何“量质齐升”
-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三
- ·回眸大健康——2022年9月医疗器械大事记
- ·两部门:对居民出售自有住房并1年内购房的 售房已缴个税予以退税优惠
- ·光大期货【纯碱】:盘面积极情绪维持 但存边际放缓迹象
- ·日、英采取多年未用的外汇干预措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监测双周报第 16 期
- ·多数符合放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城市已达下限4.1% 新政策下后期如何调整?
- ·祖传秘方竟是“中西药+面粉”!这起假药案高达2.1亿元,“老板”住豪宅网上炫富..
- ·投两份保的房屋受损因属违建遭拒赔,法院判决一份赔一份不赔
- ·央行:我国普惠金融延续较好发展势头,呈现九大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