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打通险资服务实体经济的“堵点”
苏向杲
近三年,堵点险资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进步经济不过,打通在险资持续服务实体经济的险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堵点”,服务即险资服务实体经济的实体需求持续增长,但直达实体经济的堵点路径较狭窄,这既让险资匹配不到合适的进步经济资产,也让实体经济无法“解渴”。打通
“堵点”的险资形成有三大原因:
其一,险资与其他资金最大的服务区别是其具有“刚兑性”。刚性成本抬高了险资服务实体经济的实体门槛,缩小了资产配置范围。堵点这也要求险资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进步经济首先要考虑资负两端的打通匹配度。
其二,近三年,行业保费持续增长,叠加大量到期险资需重新投资,导致险资难以匹配到“合适”的资产。从新增保费看,2019年-2021年保险业合计新增保费超13万亿元。从再投资资产看,目前我国人身险业平均负债久期约12.67年,资产负债久期缺口约为6.28年,“长钱短配”的必然结果是再投资压力提升。
其三,我国新旧产业转型升级之际出现的新投资风险让险资“畏首畏尾”。过去多年,险资投资标的的底层资产多是房地产、基础设施等传统产业和领域,收益类型偏固收,险企也形成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打法。而在新发展阶段,若固守此前的投资策略,则难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因此,险资亟须将投资重心向、新赛道转移,但对新经济领域的投研能力短期内难以跟上。
基于上述原因,保险机构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进一步强化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首先,从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角度适当降低负债端成本,为险资服务实体经济留足空间。这要求险企持续提升费差益和死差益,减轻对利差益压力,并提升负债端的承保能力。
其次,持续锤炼投研能力。对此,险企要从四方面着手: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尤其要强化股权投资领域的人才建设;建立适合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宗旨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新经济领域的研究,提升产业直达性;强化风控机制。
再者,监管要持续为险资服务实体经济松绑和助力。险资服务实体经济需综合考虑偿付能力、资产负债、资产配置等监管要求,出于防风险的考量,这些监管规定是必要的。但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角度看,监管政策仍有松绑空间,例如,可对投资实体经济相关资产风险因子进行打折以提升偿付能力。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在各方协同努力下,险资服务实体经济“堵点”将被逐一打通,险资长资金、大资金、稳资金的“势能”也将持续转化为支持国家战略、服务社会民生的“动能”。
(责任编辑:时尚)
- ·以岭药业压减销售费6.25亿保净利难持久 连花清瘟贡献40%营收仍未阻55家基金清仓出逃
- ·新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之一陈祖涛逝世,兄长陈祖泽几天前离世
- ·油气板块上涨 马拉松石油涨超6%
- ·逆差缩窄!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增长21.6%,旅行逆差大幅下降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载人航天走向深空的第一步是登陆月球,已完成关键技术攻关
- ·京东集团2022年上半年净收入5073亿元 以链网融合应对挑战保持稳健增长
- ·刚刚!日本首相确诊,紧急取消这一行动!韩国1万多军人在治疗!猴痘病毒有重大发现
- ·宁德时代: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81.7亿元 拟10派6.5280元
- ·从“无声”到“有为”,江苏响水农商银行新书发布!
- ·董事长上任10天被罢免、董秘上任5天就辞职,连电费都交不起,*ST文化究竟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