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瑞鹏冲刺美股:行业期待增长与规范的平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董静怡 上海报道
近日,新瑞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以下简称新瑞鹏)向美国证监会递交招股书,鹏冲平衡冲击“中国宠物医疗机构第一股”。刺美长规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股行中国的业期宠物医疗业是保持最快增速的子行业之一,其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待增200亿元增至2021年的54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2%,新瑞预计将于2026年增至1356亿元,鹏冲平衡复合年增长率为20%。刺美长规
在宠物经济愈发火热之时,股行新瑞鹏备受资本看好。业期2020年9月底,待增新瑞鹏完成数亿美元融资,新瑞腾讯领投,鹏冲平衡勃林格殷格翰、刺美长规碧桂园创投、雪湖资本等多家海内外机构跟投。融资完成后,新瑞鹏的估值达到近300亿元。
然而,作为行业龙头的新瑞鹏在规模和营收不断增长的同时,却始终未能实现盈利。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新瑞鹏的净亏损分别为10亿元、13.11亿元和11.09亿元。
与此同时,新瑞鹏还面临着宠物行业竞争加大、专业人才短缺、服务参差损害品牌形象等多重风险,未来发展之路仍挑战重重。
而这也是宠物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宠物市场需求急速扩张,而相应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仍未同步跟上,行业尚未走向成熟,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与发展方向。
“新瑞鹏要做的就是扎扎实实地改造兽医这个传统领域,借鉴先进经验和一切资源力量把这个传统行业发展得更好, 对生命有交代。”新瑞鹏总裁彭永鹤曾公开表示。
创立于1998年的新瑞鹏无疑是宠物行业中的“先行者”,从1999年到2012年,该公司不断扩大在广东省的宠物医院网络,2013年之后,新瑞鹏走出了广东,逐步扩展到国内其他地方。
2015年起,新瑞鹏共完成过七轮融资,在资本的助推下,扩张之路更为迅猛。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该公司在31个省份和111个城市开展业务,2021年该公司在中国一线城市的宠物护理市场份额约为30%。
庞大的规模造就了新瑞鹏的行业龙头地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照2020/2021年医院数量/宠物护理服务收入计,该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宠物护理平台,也是全球第二大宠物护理平台。截至2021底,新瑞鹏拥有23个宠物医院品牌和1887家宠物医院,约为国内排名第2至10名竞争对手宠物医院总数的3倍。
规模增大也带动了营收增长。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新瑞鹏实现营收分别为30.08亿元、47.84亿元、43.15亿元。其中,宠物医疗是该公司的核心业务,报告期内,这部分的营收分别占到总营收的68.3%、62.2%及52.9%。
然而,盈利难题始终困扰着新瑞鹏。这其中有疫情带来的影响。数据显示,虽然新瑞鹏扩张迅速,但单医院收入方面却出现下降趋势,报告期内,单医院创收分别为167.8万元,157.6万元、117.6万元。彭永鹤曾坦言,疫情冲击最严重时,线下几百家分院暂停营业。
人工成本的攀升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从2015年到2022年,新瑞鹏兽医、医疗助理和美容师等人工成本占比从22%增长到52%,近几年大量的并购投资是人工成本激增的主要原因。这也导致了该公司的毛利率在行业内偏低,常年仅有5%左右。
为减少亏损,新瑞鹏提高运营效率已初见成效,其运营费用占营收的比例逐步下降,已从2020年的37.3%下降到2022年前三季的29.7%。
此外,新瑞鹏的另外两个业务,即供应链和本地服务,也在逐步展现其前景。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供应链和本地服务的收入占比都在加速提高,其中供应链业务的毛利率一直稳定在10至15%,为三个板块中最高,而本地服务业务的毛利率也在2022年前三季度达到7.2%,超越宠物医疗服务。由此来看,这或许也是新瑞鹏未来的机遇。
然而,过快的资本化扩张还是为新瑞鹏带来诸多问题。管理着近两千家宠物医院,意味着成本的持续高投入。新瑞鹏在招股书中表示,未来,公司收购新医院、扩大产品和服务、提高品牌知名度、雇佣更多人员等方面的费用开支将继续增加,或无法被收入抵消,亏损将在短期内持续。
与此同时,投资和并购的企业良莠不齐,新瑞鹏旗下多家医院曾遭到行政处罚。新瑞鹏在招股书中也提到,没有妥善照顾宠物等引起的负面新闻很可能会对品牌产生不利影响,而公司的业务情况和业绩表现与品牌影响直接挂钩。
这背后也反映了整个宠物医疗赛道的现状。目前来看,宠物看病贵看病难、从业人员素质参差、医疗技术和设备落后、经营不规范等问题仍普遍存在。
因为监管政策不完善、行业门槛较低,近几年,行业的高景气度吸引了大量新进入者。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约有2.3万家宠物诊所,连锁化率不足20%,市场高度分散且竞争激烈。
此外,高技术人才的竞争仍然激烈,尤其对于行业龙头,专业人才需求更为迫切。“由于我们兽医的流动以及部分运营区域人员的暂时性短缺,我们一些医院暂未达到所需兽医的最低标准。”新瑞鹏在招股书中表示。《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指出,动物诊所和动物医院分别需要配备1名和3名以上执业兽医师。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我国宠物产业发展及消费者调研研究报告》显示,该行业需要约36.8万专业人才,然而截止到2020年,全国仅有14.3万人获得执业兽医资格证书,其中执业兽医师不足9万人。
新瑞鹏在招股书中提到,行业内人才竞争激烈,公司的增长战略能否成功,部分取决于能否留住现有员工并吸引更多高技术员工。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将达4936亿元,同比增长25.2%,在宠物行业的需求端、供给端以及资本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增长迅速,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8114亿元。
然而快速崛起的产业并没有给每个入局者足够的培育时间。“近几年,宠物食品、用品、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需求都处于激增状态,原有的服务和产品并没有实现同步的跟进,”张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行业的规范和监管措施也相对滞后,面对这样一个突然爆发的市场,可能也是情理之中。”
张毅还观察到,在资本的加持下,很多企业对经营业绩方面有了较高的要求,企图获得快速营收,在监管不足之下,行业内也频频发生一些违规现象。“未来行业内规范性的文件、政策甚至法规都会跟着同步,有望解决行业内的乱象问题。”张毅表示。
新瑞鹏在招股书中提及,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宠物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一线城市每只宠物的平均年支出约为4700元,仅为美国每只宠物平均年支出(约8100元)的58%。
目前,行业内也仍以国际品牌为主导,不过中国企业乘着宠物赛道快速发展的东风,正在持续扩张。CIC灼识咨询合伙人冯彦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伴随宠物产品的国产化发展趋势,宠物概念企业有望成为一、二级市场投资的重点之一。
“整体仍处于市场教育阶段,驱虫、疫苗、专用宠粮等宠物基础消费潜力已见雏形,而宠物重病诊疗、宠物保健品等宠物高阶需求渗透率则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冯彦娇表示。
张毅认为,宠物市场快速发展,未来几年的成长空间巨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积极圈地,以此向资本市场证明自己拥有足够的营收利润和成长性。越来越多的资本加入及连锁企业的扩张,创造了高竞争环境的同时也在拉高行业的门槛,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倒逼行业更加自律和规范,推进行业标准化发展。
(责任编辑:时尚)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敏 实习生 李佳媛 北京报道 9月1日,中指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8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203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1%,跌幅与上月持平。这也 ...[详细]
-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小虎“前不久,坂田街道义工联的理事长刘卓和义工毛华,跟我说起很多义工早上7点多没顾得上吃早餐就站在街头做交通劝导,我很感动,想着发一下朋友圈号召爱心人士一起助力,没想到短短一天就 ...[详细]
-
乐居财经讯 彦杰 7月21日,上交所公司债券项目信息平台显示,华泰资管-华能信托诚悦21-30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项目状态更新为“已受理”。据悉,该债券品种为ABS,拟发行金额为10亿元,原始权益人为华 ...[详细]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依法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
根据网络安全审查结论及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经查实,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违反《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违法违规 ...[详细]
-
德邦股份:5577.61万股股份接受京东卓风要约 股票9月2日复牌
证券时报e公司讯,德邦股份(603056)9月1日晚间公告,在要约收购期限内,最终有480个账户,共计5577.61万股股份接受京东卓风发出的要约;本次要约收购完成后,公司股权分布具备上市条件,上市地 ...[详细]
-
特斯拉高管解读财报:降价与否取决于通胀,加密货币投资不是重点,敬佩中国电车厂商……
相关新闻: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21日早间消息,特斯拉汽车今天公布了该公司的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特斯拉汽车第二季度营收为169.3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19.58亿美元相比增长42 ...[详细]
-
换帅、欠薪、裁员,“打扮家”暂停全线业务,大股东国美作出回应
记者 |姜菁玲近日,界面新闻独家获悉,国美旗下互联网家装公司打扮家全线业务已暂停,创始人崔健、CEO高非于7月正式离职,由黄光裕任命的新CEO孙浩不久前到岗。不仅如此,打扮家或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多位员 ...[详细]
-
新华社哈拉雷7月20日电记者张玉亮)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20日参观了中国援建的新议会大厦,并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感谢。当天下午,姆南加古瓦与副总统奇温加等多位津方官员来到位于首都哈拉雷市区以西20公 ...[详细]
-
来源:经济参考报一边是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公司上半年业绩亮眼,频频亮出扩产计划,一边是众多企业纷纷跨界入场。这些火热景象的背后是今年我布局加速落子。《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国多个新能源大基地规 ...[详细]
-
观察者网讯)据台湾TVBS新闻报道,在7月20日举办的一场记者会上,当台湾记者提出美国售台武器常被质疑是“上一代军火”时,美国前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Mark Esper)辩称,他相信这些武器是适合ri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