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增产”市场无动于衷,“衰退交易”会浇灭高油价吗?
全球能源观察|欧佩克+“增产”市场无动于衷,增产“衰退交易”会浇灭高油价吗?欧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斌 上海报道
在油市遭遇疫情重创两年多后,欧佩克+削减的克市970万桶产量终于“恢复”。
当地时间6月30日,场无欧佩克+批准了原定的动于8月增产64.8万桶/日的计划,将名义石油产量恢复到疫情前的衷衰水平。欧佩克+未就8月之后的退交产量作出政策决定,下一次会议将于8月3日举行。浇灭
但实际情况其实又是高油另外一幅画面,根据欧佩克+联合技术委员会本周公布的增产数据,自2020年5月以来,欧佩欧佩克+的克市累计产量比协议规定的水平少了5.62亿桶。今年5月份欧佩克+对减产协议的场无履约率飙升至256%,成员国日产量比整体目标低了270万桶。动于
因此欧佩克+“增产”消息公布后国际油价并未出现太大波动,衷衰逐渐升温的衰退担忧成了最近的主要利空。国际油价从此前约120美元的高位有所回落,目前徘徊在110美元关口附近。
欧佩克+增产愈发乏力
2020年5月,欧佩克与俄罗斯等盟友联手协调减产,重新平衡了全球石油市场,稳住了当时一度暴跌至负值的油价。而如今情况却完全相反,相对旺盛的需求和疲软的供应让油价高居不下,欧美都希望欧佩克+能挑起增产大梁,缓解俄乌冲突的影响。
但由于一些成员国受困于投资减少和运营问题,欧佩克+近几个月来一直难以按照承诺的水平向市场供应石油。事实上,除了沙特等少数几个国家之外,大多数成员国没有能力增产,因此增产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
典型的例子就是,5月产量甚至不增反减。欧佩克6月公布的月报显示,5月份石油产量下降17.6万桶/日至2851万桶/日,远未达到欧佩克+协议规定的增长目标。
而接下来市场更关心的是,沙特和阿联酋如何动用为数不多的剩余闲置产能,而这或许将取决于本月美国总统拜登中东之行的成果。美国能源安全特使Hochstein表示,美国正在与有产能的欧佩克国家谈判,美方欢迎欧佩克+的态度发生重大变化,希望欧佩克+采取增加供应的第二步措施。
不过,拜登的中东之行还未开始就已经传出了坏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在G7峰会上对拜登表示,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透露,阿联酋的石油产量已经接近极限,沙特阿拉伯也无法大幅增产。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oe Perry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拜登计划在7月中旬访问沙特,要求后者增产以缓解供应压力。拜登沙特之行尤其值得关注,如果此行一无所获,可能影响市场走势。
官方数据显示沙特和阿联酋的闲置产能接近300万桶/日,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沙特和阿联酋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来提升产能,即便是在过去,两国也很少能做到。
对此,独立石油分析师Neil Atkinson分析称:“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认为,对沙特和阿联酋等国闲置产能的估计被夸大了,到了关键时刻,它们无法像分析师此前预计的那样,迅速向市场注入大量产能。”
未来“衰退交易”会浇灭高油价吗?
随着疫情后燃料需求反弹,而全球各地的原油生产和炼油设施未能及时跟上,国际油价过去两年一路狂飙。再加上俄乌冲突造成了数十年来最大的供应中断,国际油价今年再度飙升逾40%。
不过,在各大央行大力加息的背景下,近期市场“衰退交易”急剧升温,此前火爆的大宗商品价格纷纷回落,原油也未能幸免。Perry对记者表示,近期欧美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差于预期,市场衰退忧虑升温。如果经济确实衰退,会从需求层面对油价有所打压。
但和近期表现几乎最惨的工业金属相比,原油的抗打击能力其实更强。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以史为鉴,货币金融环境的大幅收紧从来不是油价见顶的真正理由,供需矛盾才是决定油价走势的真正推手。
“回溯1990年代以来的4轮完整加息周期,加息周期开启并非意味着油价快速见顶。原因在于,不同于利率高度敏感的耐用消费品,原油相关消费属于偏刚性的支出,对利率环境的敏感度较低。鉴于美联储刚刚开启加息周期,对油价的分析应该回归供需基本面本身。”在赵伟看来,原油供需矛盾依旧存在,眼下全球原油库存仍处于去化趋势中。
壳牌公司首席执行官Ben van Beurden也坦言:“我们看到一个越来越紧张的石油和天然气市场。备用产能非常低,需求仍在恢复,我们很有可能将面临一段动荡时期。”
另外,近日利比亚和厄瓜多尔的供应中断日益严重,也加剧了市场的紧张局势。厄瓜多尔原油出口因抗议活动而暂停,利比亚Ras Lanuf石油港口也因遭遇不可抗力影响暂停了出口。
需求层面,目前消费者并没有因为高油价而大幅减少消费。拜登坦言,在俄乌冲突结束之前,美国的高油价可能看不到尽头。
近几个月来,白宫已经采取多项措施打压油价,多次下令从战略石油储备中释放石油、放宽对生物燃料的监管、提出暂时免除汽油税等一系列措施,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有效地阻止汽油价格飞涨,目前仍处于每加仑5美元的多年高位。
赵伟预测,考虑到需求改善,中性情景下全球三季度原油日均供需缺口有望从二季度的约43万桶进一步扩大到150万桶,能源通胀第二波仍在途中。伴随疫情退潮及出行旺季的到来,美国、欧洲等将为需求改善的主要贡献。
整体而言,尽管未来的经济衰退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拖累需求,但供需矛盾下至少今年其实并不需要太担忧。国际能源署甚至警告称,明年全球石油供应可能难以跟上需求的步伐。
在这一大背景下,虽然近期油价有所回落,但高盛却加大了对原油的看涨押注,预计今年夏季国际原油价格将触及每桶140美元。高盛首席大宗商品策略师Jeff Currie认为,当前油气领域投资不足将继续推动油价攀升,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加投资。
对于投资不足这一问题,阿联酋能源部长Suhail Al-Mazrouei也警告称,如果全球没有更多的投资,随着需求从疫情中完全恢复,欧佩克+不能保证充足的石油供应。如果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完全退出市场,价格可能会达到远远超出人们预期的水平。
另一方面,天然气危机下欧洲多国近期重回“烧煤时代”,其实也体现了全球对于能源的“饥渴”。Currie预测,由于欧洲不得不寻求天然气的替代品,石油也将是替代天然气的选择之一,预计石油和石油产品的上行动力非常高。
(责任编辑:休闲)
-
稳住经济大盘的根本目的是护航企业家精神在市场的自发演进,护卫市场主体的合法权利。金融支持实体已是精锐尽出。11月21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2023年1月6日,第七届新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开幕主题为: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进出口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兼行长李若谷出席并发表演讲。李若谷认为,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 ...[详细]
-
瑞信发布研究报告,将01193)评级由“中性”上调至“跑赢大市”,目标价由30.5港元升至37港元。该行关注去年房地产开工量减少,今年的新增连接量可能进一步下降,由于相关业务占公司盈利近30%,或成为 ...[详细]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加快构建与国际相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韩宋辉)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11月22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构建更加多元的开放格局。立足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优化双循环金融链接机制,吸引全球高质量金融 ...[详细]
-
转自:北京商报考察谈话、保险知识测试本是拟任高管必过的基础关,可在晋升路上却有不少人因此被拒之门外。1月5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有17位保险业高管任职资格被否。具体而言,不仅未通过 ...[详细]
-
“任何产业发展到最后,其实都是PK产品的性能和性价比。”文|亿欧网 林怡龄编辑|刘聪2022年落下帷幕,谈及年度词汇,或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寒气”。的确,在医疗健康领域,过往的辉煌也有所黯淡。与生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投资者需要用前瞻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发展,比如中国要素市场改革,一些大项目的推动等。”“作为投资者,要把钱投入到中国的‘深土’中去,即投入到中国广袤的中小微企业中去,小微企业一头牵着经济增长,一头牵着民 ...[详细]
-
据央视新闻消息,在今天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全力做好春运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上,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表示,预计今年春运客流可能大幅增长,较去年春节要增长近一倍,但也只恢复到2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