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量增长 多方合力提高国产油料自给率
● 本报记者 李莉
油脂油料在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消费地位。近年来,量增力提料自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持续增长,长多产油需求缺口不断扩大,高国给率对外依存度明显上升。消费为保障我国粮油安全,量增力提料自多方合力提高国产油料自给率。长多产油
进口大豆成本攀升
2022年以来,高国给率豆一(国产大豆)主力合约价格连续小幅上涨,消费3月25日收盘报6260元/吨。量增力提料自现货方面,长多产油生意社数据显示,高国给率国产大豆行情平稳,消费主流报价为3-3.05元/斤,量增力提料自国储拍卖成交价在3.05元/斤左右,长多产油市场主流报价多参考国储拍卖价格,行情保持弱势平稳。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部分地区企业及学校放假,不利于豆制品消费,物流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短时间内大豆需求处于较为清淡状态。此外,随着气温回升,蔬菜上市量增加,国产大豆需求季节性下降。
在南美大豆产量预期不断下调的背景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价格随之走高,同时南美大豆CNF价格水涨船高,国内进口大豆成本不断攀升,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的价格差进一步缩小。年初至今,豆二(大豆)主力合约价格累计上涨22.09%,3月25日收盘报5295元/吨。根据大连商品交易所发布的国际大豆进口成本估算,3月25日,美国大豆进口成本为5639.08元/吨,巴西大豆进口成本为5690.60元/吨,进口大豆成本优势下降。
光大期货大豆分析师吕品认为,我国还将从国家储备中释放豆油和大豆,以增加市场供应。初步估计,今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将增加2000多万亩(130万公顷),在需求孱弱及新季扩种政策的影响下,豆价上行空间有限。
多地采取积极举措
近年来,由于大豆相对收益较低,农民种植大豆意愿呈下降态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养殖业迅速发展,豆油和豆粕需求大幅增加,大豆产需缺口较大且长期存在。
“2020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达1.48亿亩,总产量达1960万吨,亩产132.4公斤,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新高,但受玉米价格高企等影响,2021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所减少。2021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为9651.8万吨,自给率不足15%,压榨用大豆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天富说。
为提高大豆自给率,支持大豆种植政策陆续发布。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粮食和大豆等重要生产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大力实施大豆油料扩种行动,推进粮豆合理轮作,统筹支持粮食油料协调发展。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发展。聚焦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等轻简栽培技术,开展盐碱地大豆种植示范。
2021年12月29日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6亿亩左右,产量达到2300万吨左右,推动提升大豆自给率。
2022年1月19日,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22年黑龙江省扩种大豆工作方案》提出,2022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的目标是达到6850万亩,比2021年增加1000万亩以上;力争总产量达到170亿斤,比2021年增加26亿斤以上,增幅18%。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第二大大豆种植区,2022年内蒙古计划扩种430万亩大豆,增幅将达到25%,进一步挖掘大豆生产潜力。
饲用豆粕减量替代
进口大豆主要是为满足畜牧业的饲用蛋白需求。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每吨进口大豆可产豆粕约780公斤,国内大豆压榨企业每年豆粕产量为7000多万吨,绝大部分进入饲料生产。
近年来,国际市场豆粕价格上涨较快,给国内养殖业发展带来一定困扰,多元配方、少用豆粕、降低风险成为行业共识,农业农村部推进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与此相佐证的是,2021年我国肉类和牛奶产量创历史新高,但大豆进口量未增反降。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中国进口大豆总量为9653.70万吨,较2020年同期10031.50万吨下降377.80万吨。
2022年3月,农业农村部制定《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积极开辟新饲料资源,引导牛羊养殖减少精料用量,通过“提效、开源、调结构”等综合措施,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专家测算,如果方案执行到位,养殖业还可实现豆粕减量2300万吨以上,折合减少大豆需求近3000万吨,相当于2.3亿亩耕地的大豆产出。“以肥猪为例,在添加赖氨酸等5种必需氨基酸的基础上,全程饲料蛋白水平可以下调至12%,在不降低饲养效率的前提下,每出栏1头130公斤肥猪可节约豆粕25公斤左右。如在养殖业全面推广应用,可将豆粕用量占比降至12%,相当于节约1500万吨豆粕。”农业农村部相关专家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稳定油脂油料供应,期货市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保险+期货”项目,助推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二是发挥油脂油料期货品种功能,围绕产业企业需求,更好地服务国家粮油安全。
(责任编辑:百科)
-
新浪科技讯 11月23日下午消息,小米今日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704.7亿元,同比下滑9.7%;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21.2亿元,同比下滑59.1%;其中 ...[详细]
-
“双11”电商平台战事升级 争夺用户忠诚度“会员战”成重头戏
每经记者 陈婷 王郁彪 每经编辑 刘雪梅 今年“双11”,各平台的“会员”群体正扮演着重要角色。近日,天猫发布的亿元规模会员俱乐部名单显示,11月1日当天,82家知名品牌跻身天猫会员成交亿元俱乐部,超 ...[详细]
-
创业板将迎来最年轻的IPO。作者丨吕鑫燚11月3日,星宸科技递交招股书,拟冲刺创业板上市,将成为创业板最年轻的企业。成立仅四年的星宸科技主营业务为芯片研发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安防、视频对讲、智能 ...[详细]
-
反悔了?宣布和侃爷解约刚刚半个月,阿迪达斯宣布继续卖Yeezy鞋
观察者网讯)与“侃爷”坎耶·韦斯特解约、宣布停止生产和销售Yeezy产品线刚刚过去半个月,德国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后悔了?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当地时间9日报道,当日,阿迪达斯宣布将全年收益预期从5亿欧元降至 ...[详细]
-
纽约联储行长:高利率料持续到明年末 9月加息幅度由整体数据来决定
尽管拒绝透露下月期望的升息幅度,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John Williams表示需要将利率提高到足以让通胀降温的水平。Williams周二表示,“我们需要有一定的限制性政策来减缓需求,目前相关措施 ...[详细]
-
千亿元市值车企赴贵州“抢锂” 广汽集团欲“补链强链”争夺产业话语权
近期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再次高涨,现价一度逼近60万元/吨。这让不少车企“如坐针毡”。当上游原料采购成本越来越高,且整个汽车产业链利润又大幅向上游倾斜时,拒绝为上游厂商打工、通过“补链强链”拥有话语权,成 ...[详细]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海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海南省委批准,海南省纪委监委对海南省委政法委原副书记、秘书长刘诚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刘诚违反政治纪律,与他人订立攻守同盟,对 ...[详细]
-
第五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735.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今天11月10日)闭幕。本届进博会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24场虹桥论坛活动顺利举办。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展示438项代表 ...[详细]
-
北京信托原董事长、总经理双双被查 上半年因固有贷款管理严重违规被罚150万元
中国网财经11月21日讯记者 燕山 鹿凯)日前,北京纪委网站披露,两名保留市管企业正职待遇干部周瑞明、何晓峰,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此前相关媒体曾报道,上述二人是本月初被免 ...[详细]
-
华熙生物举报疑云:神秘的“自己人”、沉默女富豪与不为人知的资本往事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财富质点疑点重重作者 | 杜一兰一个企业不进则退,如果你没有压力,不能往前走,很快就被别人超越了。过去几年,的玻尿酸生意风生水起,其实际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