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只剩涨价一条路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快递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老鱼儿
来源/巨潮WAVE(ID:WAVE-BIZ)
今年各大电商平台“双十一”的动静趋近于无,各家的只剩涨GMV(成交总额)也千呼万唤不出来。
电商虽然扭扭捏捏,条路但是快递快递的数据很诚实。
11月12日,只剩涨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条路11月1日至11日,快递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递包裹42.72亿件。只剩涨其中11月11日当天共处理快递包裹5.52亿件。条路
时钟往前拨回一年,快递2021年11月1日至11日,只剩涨全国邮政、条路快递企业共处理快件47.76亿件,快递同比增长超过两成。只剩涨其中,条路11月11日当天共处理快件6.96亿件。
这就意味着,自2010年之后的13年来,“双十一”快递件量首次出现下跌。
这也可以从侧面印证,“双十一”GMV结果的难产,无非是电商平台遭遇业绩下滑后的欲盖弥彰。这对于电商来说可能有些难以接受,对于快递行业来说,同样意味非常,影响深远。
过去十几年,快递行业紧紧抱紧了电商的大腿,超高速发展。一直到了2022年,当电商因为种种原因踩下了刹车,快递才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早已经被绑架了。而应对这场绑架的办法,竟然如此贫乏。
电商快递,难兄难弟:正式见顶
电商的下滑早有预兆,并非突如其来。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95884亿元,同比仅增长4.0%。这种程度的增速相比此前多年大踏步向前的繁荣,几乎是不可思议的。
不过纵观有该项统计以来的数据,这样的增速有些突然,但也算是意料之中,算不上突然袭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有一个明显的降速。2019年该数字虽然首次超过10万亿大关,达10.63万亿元,但同比增长16.5%,是有该统计以来首次低于20%。
2020年进入疫情以来,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又有一个明显降速,仅为10.9%,虽然在2021年略有回升,但终于在2022年后劲不足,一落千丈。
与电商“大哥”一起降速的,就是快递“小哥”。
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快递收件量为800.1亿件,同比增速仅为4.2%。收入为7688.9亿元,同比增长仅为3.5%。这样的增速对比前些年动辄20%、40%以上,已经“脚踝斩”。
尽管四季度有传统的双十一、双十二、圣诞节、元旦等节日,属于快递的传统旺季。不过在双十一惨淡的数据之后,今年快递业和电商一样遭遇“寒冬”,几乎已成定局。
许多人将电商和快递的乏力归咎在疫情。但实际上,由于疫情的空间限制,人们活动半径减小,商品消费更多只能依赖网络进行,原本应该是产生电商流量和快递包裹的“旺季”。
旺季不旺的背后,电商消费逐渐见顶的逻辑正在浮现。
8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
据数据调研机构Quest Mobile统计,中国互联网月活规模在2022年5月达到11.87亿人,新冠疫情中的两年仅增长2300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不到1%。社交、电商、视频的渗透率都已经高达九成。
这些数据翻译过来就是:中国能上网的人都已经上网了,留给互联网的新人头已经不多了,那么价值的增量也自然不多了。
这对于快递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警示,也是一个只能硬吞下去的苦果。
业务“绑票”,无处可逃:以量换价
快递有多依赖电商呢?各大快递公司的业绩中并未公布过类似数据,不过在一些零星信息中,我们还是可以管中窥豹。
2019年5月份,中通快递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2019年一季度中通来自阿里巴巴、拼多多和淘宝的包裹占中通总包裹的67%。
2019年11月5日,申通快递也曾在互动平台上透露,其在淘宝天猫平台业务量占比在50%以上,拼多多业务量占比在20%左右。也就是说,电商件比重最少在70%以上。
在消费者眼中的快递几乎等于电商在2017年,韵达股份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也曾表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源于电子商务件。
更不要提本身就依附于京东集团的京东物流,在2019年之前,京东物流几乎所有订单均来自京东商城。直至今天,京东订单仍然是京东物流最大的业务来源之一。
在市场行情是“小甜甜”的时候,这样合作叫绑定,当行情变成“牛夫人”的时候,这样的合作就成了绑架。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2005年,圆通成为第一家拥抱阿里的民营快递,从而获得了业务量的爆发式增长,代价是快递价格从18元压低了三分之一到12元。
而即便是12元,在现在的快递来看,也已经是天价了。
2021年,因为极兔的杀入,掀起了一场惨烈的价格战。新入局者极兔在快递宇宙中心义乌开战,百世,圆通,申通,中通,韵达为了保住份额,不得已全来“帮帮场子”。一番腥风血雨下来,单票价格打到1元以下。
无他,就是为了死死抱住“电商”的大腿,谁撑不住了,百世快递就是榜样。
在这样的恶性竞争下,消失的快递公司何止百世一家。全峰、国峰、快捷、优速、如风达……大多都是倒在了价格战的泥沼之中。
即便是国内几大头部快递企业,也一直存在盈利上的隐忧。从近五年来极大上市快递企业的毛利率来看,几乎所有公司都呈现较为大幅地下降。其中,韵达降幅将近70%,申通降幅高达近90%。
而常年以来,快递的收入增长率,也远远低于件量增长率。行业里,以价换量早已是蔚然成风。现在,这样的粗放式发展遭遇到了终极拷问:量见顶了,价该怎么办?
压力转嫁,只能涨价:唯一出路
很多快递公司都在为扩展增量想办法。圆通速递扩展航空团队,顺丰控股收购嘉里物流、打造的鄂州花湖机场等,都是业内的大手笔。
出海被看作是快递企业继续保持增长的关键方向。事实上,各快递公司也不断在这条路上铺桥搭轨。比如京东物流自2020年开始就在美国、德国、荷兰、法国、英国、越南、阿联酋、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地落地自营海外仓。
中通快递则于2019年联合成立了速达非,专注于中国与非洲、中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之间的跨境物流服务。
中国快递公司业务出海困难重重国内快递巨头,几乎都把国际化挂在嘴边。只不过,体现在业绩中,仍然微乎其微。顺丰2021年业绩中,国际业务(含港澳台地区)占比不足10%。圆通为3.39%,申通为0.01%,韵达和京东物流则干脆没有单独列出。
国际化或许是快递行业继续成长的必由之路,但绝非一朝一夕。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情况下,涨价已经成为后期快递公司保持业绩增长最重要的选项。
一个明显的佐证是,如今大家普遍觉得快递价格越来越贵了,而快递公司的增长势头还不错。2022年,在行业整体增速缓慢的情况下,快递巨头的营收增长反而比较亮眼,快递涨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圆通速递总业务量126.75亿票,同比增长8.88;实现营收388.25亿元,同比增长27.12%;
申通快递上半年快递服务业务量56.80亿票,同比增长17.54%。前三季度营收为240.77亿元,同比增长42.38%;
韵达控股上半年快递业务量85.41亿件,同比增长3.39%。前三季度的营收为352.12亿元,同比增长23.11%;
2022年上半年,身在港股的中通快递包裹量为114.26亿件,同比增长11.51%。收入165.61亿元,同比增加20.0%。
而当整合兼并基本完成,存量市场到来,最后的胜利者如果想继续增加利润,几乎只有涨价一条路。
支撑快递业低价运行的逻辑已被打破今年第一季度,中通快递单票价格上涨同比上涨8.5%,第二季度单票价格同比增长10.5%;申通单票收入为2.42元,同比上涨0.17元;韵达股份单票收入2.53元,同比上升0.43元。而顺丰的单票收入一直远高于三通一达,2022年上半年,顺丰控股单票收入为15.9元,同比上升3.3%。
整个行业的数据都在佐证着:快递业有明确的提价冲动。
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涨价这两个字。但对于行业、企业来说,只有涨价可以确保自己的营收利润的稳定和增长,管理层才能交给股东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责任编辑:百科)
-
每经记者 李沛沛 每经编辑 叶峰 11月21日,富荣基金旗下的富荣中短债净值大跌12.08%,引发市场和投资者广泛关注。就在不久前,富荣基金发布了一则赎回款项安排的通知,将这只基金支付赎回款项延长到T ...[详细]
-
转自:央视财经9月1日,受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6.9级地震影响停运近8个月的兰新高铁部分恢复购票。记者发现从9月1日起,在12306铁路订票软件上已经可以购买从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酒泉、嘉峪关、张 ...[详细]
-
中新经纬9月1日电 魏薇 实习生 吴澳)今年6月以来,全国多个楼盘业主向银行发出了强制停贷的公告,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也引发市场关注。近日,A股上市银行2022年半年报披露完毕,在42家上市银行中,有20 ...[详细]
-
来源:中国经济网汽车8月,共有6个汽车品牌累计发布6起公告,共计召回乘用车74931辆,同比下降71.56%,环比下降80.59%,处于年内第二低点;召回品牌数量同样处于低位,仅多于2月和3月。在发布 ...[详细]
-
“第一理财子”招银理财换帅!54岁老建行汪涛回归总行零售条线,权益掌门人离任后遭遇赎回潮
来源:行长要览文丨九月 “招银理财新一轮高层换防开始:招银理财总裁汪涛或回归担任零售信贷部总经理,而总裁一职或将由招银理财监事长吴涧兵接任。”头部银行理财子公司又现人事变动!近日,《行长要览》经多方证 ...[详细]
-
为什么要做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常委周翔解析
9月1日,2022中国智能产业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本次论坛为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组成活动之一,主题为“数智时代 智创未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常委周翔出席并发表演讲。为什么要做人工智 ...[详细]
-
投资要点:国外宏观方面:海外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欧元区由于高通胀以及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导致消费、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工业生产继续放缓,整体经济增速快速放缓。美国经济方面,由于美国社会经济成本持续高位,叠 ...[详细]
-
北京时间9月2日周五)20:30,美国将公布8月份非农数据。在周三午盘交易后再度承压,因为交易员在为将于周五公布的本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做准备,该数据可能为美联储9月加息75个基点奠定基础。根据Refi ...[详细]
-
凛冬将至,欧盟再次将重心放在天然气限价问题上。经历了持续数月的谈判,欧盟委员会终于提出关于限制天然气价格的方案。当地时间11月22日,欧盟委员会提议将天然气价格上限定为275欧元/兆瓦时,若该提议后续 ...[详细]
-
美国气候法案——官方名称为《降低通胀法案》——对绿色经济的推动,将为在2030年前实现1.5万亿美元的可持续融资目标铺平道路。然而,美国银行可持续金融全球主管Karen Fang对表示,挑战不在于实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