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贵族们,内卷翻车了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酸奶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白露
来源:惊蛰研究所(ID:jingzheyanjiusuo)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贵族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卷翻
不久前,酸奶“躲过雪糕刺客没躲过酸奶土匪”话题登上热搜。贵族人们发现,卷翻从前十几元就能买一整条的酸奶酸奶,被如今定位高端品牌的贵族产品所替代,这些酸奶“贵族”的卷翻单杯的定价普遍在10元以上,个别产品的酸奶单杯售价甚至超过40元。这让不少被雪糕刺客掏空钱包的贵族年轻人,惊呼一夜之间又失去了酸奶自由。卷翻
从雪糕到酸奶,酸奶为什么原本属于大众消费品的贵族商品,不约而同地开始走向了高端化的卷翻发展道路?背后的原因,或许是快消品牌在消费升级和年轻消费者身上看到了行业新机会,但当下舆论的主流论调显然与高端的市场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过去一段时间行业的无序内卷,或许也该进入到新的阶段。
低温酸奶“一夜翻身”
在很多消费者的印象中,酸奶一直如同纯牛奶一样,是作为大众乳品而存在的。包括早期酸奶市场,主要也是以蒙牛、伊利、光明、三元等传统品牌推出的大众产品为主。但是从2014年开始,我国的酸奶市场开始进入爆发期,大量新企业新品牌逐渐加入到行业竞争中来。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3年期间,中国“酸奶”相关企业的年新增注册数量平均只有100余家,截至2013年达到657家。但在2014年,全国“酸奶”相关企业数量突破了1000家,增幅达到61.3%。2015年更是以1141家新增企业,实现了全国“酸奶”相关企业数量翻倍的惊人增长。
需要指出的是,酸奶市场之所以会在这个时间点爆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行业潜巨头的“睁一只眼闭一睁”。
在奶制品行业,蒙牛和伊利一直是国内的两大巨头,并且二者也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和产品特性,在液态奶品类建立了庞大的产品矩阵。但是,由于当时的冷链配送供应还不够成熟,而低温酸奶的保质期限普遍只有21天,因此在运输环节和终端销售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销售成本飙升。于是蒙牛和伊利对低温酸奶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常温酸奶品类,分别推出了纯甄和安慕希两款产品。
也正是因为冷链配送的核心问题没有得到完美解决,所以光明、三元等地方企业,最初也能够凭借自身的供应网络,在当地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这一块长期未被重视的蛋糕,很快就迎来了瓜分者们。
2015年,前蒙牛低温事业部总经理夏海通在看到低温奶市场的巨大潜力后,创立了朴诚乳业并推出低温酸奶品牌“简爱”;哈根达斯旗下品牌优诺,则率先推出一系列声称采用100%生牛乳制成的高端酸奶,打响了中国高端低温酸奶市场战场的第一枪;搭上社交媒体快车的乐纯,凭借一篇题为《三里屯从此多了一家价格很奇葩的乐纯酸奶公司》的10万加爆文开始走红网络。
从这一时期开始,低温酸奶不再是大型商超里,需要“买一送一”再加赠玻璃碗才会被消费者放进购物车里的促销常客。在新玩家们的宣传和教育下,低温酸奶的21天保质期,从品类劣势变成了高端优质的代名词。与此同时,外卖、生鲜电商的崛起,也为冷链配送的成熟带来了一丝曙光。
在各种利好环境下,国内酸奶销售额在2017年9月达到1220亿元,同比增长18%,首次超过纯牛奶。低温酸奶市场的巨大潜力,已经完全藏不住了。
酸奶大火,资本添柴
事实上“酸奶土匪”被大家吐槽,不是因为个别品牌的产品售价超出了人们的理解范围,而是占据主流视野的产品定价,普遍比人们印象中的价格贵出不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归根结底是因为整个酸奶市场的新玩家们在过去一段时间,集体迈向了高端化的发展路线。
通常来说,一个成熟市场的产生,都会先通过基础款产品进行用户教育以培养消费习惯,之后才会出现高中低端不同品牌定位的细分市场。而在地方奶企割据低温酸奶市场的早期阶段,已经完成了用户教育和消费习惯的养成,所以高端化既是行业趋势,是市场给予品牌的机会。只不过对于新玩家们而言,高端化是唯一可选的一条路。
液态奶生意其实可以简单分解成奶源采集、生产和配送三个环节,而在低温酸奶市场开始实现爆发式增长前,这三个环节的一手资源很大程度上都被蒙牛、伊利和光明这类传统巨头所把持。如果只是从传统奶企手里争夺供应链资源,在大众消费市场和地方企业抢饭吃,不仅在成本上不具备任何优势,对于品牌而言也难以讲出好故事。于是,想方设法让产品拥有更高的溢价,就成了新玩家们的首要任务。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酸奶品牌们多数通过强调奶原产地、技术标准或是健康概念的方式来为产品赋予高端溢价。在产地上,丹麦、希腊、保加利亚以及北海道是高端酸奶“聚集”的主要原产地;成分方面,0添加、0蔗糖、3倍生牛乳、3倍蛋白、1亿双歧杆菌、12种乳酸菌等热门标签,塑造了高端酸奶的健康印象;另外,通过向酸奶中加入水果或坚果以推出不同风味的产品,也成为高端酸奶品牌产品寻求差异化的主要方式。
新兴市场、高端定位,光是这两个标签,就足够酸奶品牌们在商业计划书里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资本也的确一度对酸奶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国共有22个酸奶品牌拿到融资,共发生35起融资事件,已披露的融资总金额达到73.16亿元。
最近两年,包括乐纯、优诺、明治、如实等酸奶品牌,因为踩中了年轻人追求健康、身材管理的新趋势,也获得了红杉中国、IDG资本、真格基金、可口可乐等知名机构和公司的青睐。其中,今年一季度刚刚获得C轮融资的“简爱”酸奶,在胡润研究院8月30日发布的《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还被赋予了80亿元的估值,“一杯酸奶80亿”的论调,也再次让人们注意到低温酸奶的行业潜力。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仅仅半年后的今天,消费者给予的市场反馈,竟然会和品牌、资本的期待之间产生截然不同的态度。
酸奶贵族和它被抛弃的真相
被网友们称作“土匪”,高端酸奶们冤吗?在品牌的视角里,的确是有一些“冤情”。
根据农村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期间,制作酸奶的重要原料生牛乳价格出现明显上涨。2020年,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宁夏、新疆等10个主产省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79元/公斤,较2019年上涨3.84%,到2021年以后,生鲜乳的平均价格一直保持在4元/公斤以上。
虽然原材料的单价涨幅不算太多,但是在后疫情时代包装、运输等运营成本的集体上涨,也会给新品牌们带来不小的压力。当然,酸奶品牌们更大的成本负担还是来自于营销渠道。由于需要冷链配送的特殊环境,本身酸奶产品的终端销售渠道就受到一定限制,多数情况下只能选择大型商超、生鲜超市、连锁便利店等线下渠道。
但是蒙牛、伊利等传统奶企作为行业巨头,通常在大型商超等资源方面拥有更多话语权,因此大多数新品牌,只能选择同样拥有精品定位的生鲜超市、连锁便利店作为主要线下渠道,由此产生的综合渠道费用,自然比传统奶企的酸奶品牌高出许多。
此外,为了吸引年轻人群的注意力,新品牌们也会特别注重社交媒体传播,结合代言人策略和内容社区以及直播带货等媒介形式,长期占据年轻受众心智,而这些为流量买的单,自然不便宜。
面对网友们的指责,酸奶品牌们或许还可以用“定位高端、成本上涨”来为自己申辩,但是消费者却已经用实际行动进行了回应。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联合发布的《2022年中国购物者报告之中国快速消费品》显示,在牛奶和奶酪销售额保持高速增长的背景下,2021年的酸奶销售额却下降了7.8%。另据AC尼尔森数据显示,2020年低温酸奶市场整体销售额同比下滑12.5%。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几年高端低温酸奶品牌的爆发,对低温酸奶市场整体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过多面向年轻人、定价高端的新品牌、新产品占据了大众消费市场的C位。但酸奶并非日常必需的高频消费。
因此,当消费者发现高端酸奶的定价已经超出认知的合理范围后,也很容易做出减少这部分消费支出的决定。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疲软的经济环境下,定价堪比一顿餐费,但是吃不吃都无所谓的酸奶,自然也成为了最早被抛弃的对象。
惊蛰研究所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酸奶土匪”的话题出现的时候,总是难免会提到雪糕刺客、水果刺客,并且在雪糕刺客之后,人们也在消费领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刺客”。表面上,这是消费者在吐槽厂商的定价策略不合理,但是当这种现象频繁出现时,或许也反映了消费市场更深层次的问题。
在过去一段时间,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消费升级、新消费应运而生,从品牌到资本都在追逐心中的“独角兽”,而消费者因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消费意愿的提升,也乐于为消费市场买单。
随着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回归,消费者开始对价格变得敏感,也越来越会精打细算。如此一来,高端不再是明星品牌打开消费者钱包的万能钥匙。短期来看,消费者或许会在消费市场失去一段时间的购物自由,但对于具体的消费赛道而言,却有可能是下一个行业格局的开始,而品牌从被抛弃到被行业淘汰,可能也就在一夕之间。
(责任编辑:时尚)
-
“小雪”节气来临,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加大气源供应。11月22日,界面新闻从中石油获悉,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落实采暖季天然气资源量超千亿立方米,与去年基本持平。中石油是国内天然气最大生产商和供 ...[详细]
-
乐元素回应网络传言:将起诉三名员工泄露商业秘密、删除重要文档!
互联网坊间八卦9 月17日,乐元素科技针对近期有关乐元素深圳公司的传言相关事宜发布声明。2022年8月16日,乐元素深圳公司三位员工因在职期间存在泄露商业秘密、恶意删除公司系统内重要技术文档等破坏公司 ...[详细]
-
据《国会山报》报道,当地时间9月16日,美国司法部要求联邦法院允许其查阅上个月从前总统特朗普住所海湖庄园查获的机密文件。美国司法部同时对下级法院的相关裁决提出上诉,该裁决禁止检察官在调查特朗普如何处理 ...[详细]
-
相关新闻:◎记者 范子萌截至昨晚记者发稿,离岸对美元汇率最低触及7.0171;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6.99关口,距离破“7”近在咫尺。9月15日也是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下调的生效 ...[详细]
-
燕京啤酒董事长耿超:把ESG理念变为有效管理工具,融入到公司治理体系中
2022论坛年会于11月21日至23日在金融街举行,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耿超在“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助力资本市场行稳致远”上表示,对于中国的啤酒行业来说,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多,但有几个趋势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毛军受外围市场剧烈震荡影响,避险情绪再度升温,北上资金本周净卖出60.8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27.77亿元,深股通净卖出33.11亿元。欧洲能源危机持续发酵,致使采掘行业受到追捧, ...[详细]
-
近期,生物医药行业并购活跃。9月以来,已有超10家上市药企发布并购重组相关公告。另外,一些药企设立产业基金。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创新药研发同质化现象较严重。在医保控费趋严、赛道日益拥挤的背景下, ...[详细]
-
Intel 13代酷睿网速起飞 Wi-Fi、有线、5G三网合一
Intel很快就要推出13代酷睿处理器了,代号Raptor Lake,架构及工艺不变,在当前12代酷睿基础上继续优化,提升到了最多24核32线程,最高频率有望冲破6GHz,多核性能提升41%,单核提升 ...[详细]
-
博时基金二十大报告投资解析之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党的二十大着重强调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王子扬)茶颜悦色英文标识“Sexytea”引发质疑。9月17日,茶颜悦色方面针对此事发文回应称,因“Sexy”英文词汇所具有的多层含义,可能造成了部分网友的另一种理解,引起网络上的广泛关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