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万元防水补漏,“钱花了,漏还在”
【民生调查局】
编者按:这里是花上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防水调查民生之变。补漏关注你想关注的钱花、你没关注的漏还,调查你想看的花上、未看到的防水。
中新网8月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免破坏,补漏免砸砖,钱花轻松解决防水问题……”这样的漏还广告推送相信不少人都刷到过,轻松解决家中房屋渗水漏水的花上问题,方便快捷,防水令人心动。补漏
然而,钱花当你把维修师傅迎进门,漏还等待你的可能是天价收费,甚至有可能钱花了,漏还在。
消费者:补漏用了60斤胶,付了16000元
在广州生活的小雯最近就遇到了防水补漏“骗局”。
今年五月份的时候,因家中漏水,小雯通过某平台推送的广告点击预约了防水补漏服务。
小雯向中新财经记者描述,师傅上门检查后说,窗台和卫生间漏水,需要灌胶。开始说的是268元一斤,只需要用到3至4斤。处理到中途时,发现已用了30斤,“但师傅说我们情况严重,需要用这么多胶,最后共用了60斤胶,付了16000元。”
1万多元的维修费用并没有换来问题解决,之后小雯发现渗水情况依旧存在。
“商家当时承诺用的是高分子纳米胶和保修10年不漏水。”小雯称,实际商家灌进去的胶水没有任何厂家标识,付款后向师傅索要合同、发票以及公司资质和材料合格检测,对方都没有提供。
和小雯一样,掉进防水补漏“维修坑”的人还有很多。
“今年年初,我家注胶补厕所漏水,花了1万6千元。”“我家3厘米长的管裂补漏被坑了七千元,现在还有渗漏。”社交媒体上,有受害者评论道。
在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搜索“补漏”,出现1千多条投诉。
截图自黑猫投诉。
专业维修人员:按斤收费,骗你没商量
几斤变几十斤,几百元变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房屋补漏真的要用这么多的材料,要收这么多的钱?
中新财经记者就此咨询了一家防水建材商铺,负责人告诉记者,店里销售的主要为房顶防水材料,其中防水涂料是十几元一公斤。
在电商平台上,记者注意到,一些知名品牌的房屋墙面补漏防水胶,每斤多为几十元,即使是厨卫专用型,算下来,每斤也在100元以下。
截图自电商平台。
“卫生间补漏不是采取这样的方式,像这种按斤收费,一斤胶收费几百元,最后用了几十斤胶,都是骗人的,别相信这些。”某知名防水品牌维修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像我们收费主要看面积大小,一个6平方米的卫生间,免砸砖补漏的话收费3600元,主要包括材料费和人工费。”该工作人员称,做房屋补漏生意,人工费特别高,如果按斤收费,他肯定会不停地往里面打,最后收你七八千块,市面上这种情况太多了。
“有可能报价报得很低,但修下来根本不是那样的。”工作人员补充道。
“所以一定要找正规维修公司,不会跟你随意要高价,后续还有保修服务。”工作人员说,像我们正规维修人员,维修时都需要佩戴工作证和签署电子版合同,使用的材料也有检测报告和合格证。
如何界定责任?律师这样说
在房屋补漏行业,部分维修人员利用消费者不懂行的心理,随意使用防水材料,漫天要价,已成为一种行业“顽疾”。
不少消费者以欺诈为由进行投诉,那这种行为是否涉及欺诈呢?
对此,北京市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闫兵告诉记者,做出法律定性还有待事实的进一步查证。维修师傅的预判与最终需要的工作量之间存在差异,以及维修后继续漏水,不能就此判断一定是维修师傅的故意,不能排除维修故障确实需要大量材料的可能,也不能排除基于新故障发生漏水的巧合。
闫兵还称,如果为当事人提供服务的仅是个人而不是市场经营主体,则由于个人雇佣关系不属于商业经营行为,当事人亦不属于消费者,虽有可能构成《民法典》合同编中的“缔约过失”或“违约”,但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不能认定为消法意义上的欺诈。
小雯称,自己是通过某平台推送的广告预约的服务,且平台未对商家信息进行核实,因此其认为平台也应承担责任。
在闫兵看来,如果能够确认是商家的问题,同时当事人是基于商业推广类平台的广告推送而购买服务,那么平台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对应的法律责任。(完)
(责任编辑:百科)
-
主题:从蔚小理看新能源车的投资价值直播时间:8月30日晚20:00主持人:新浪财经主编 李兀 账号:@派哥聊美股嘉宾:IT创业者、互联网研究达人 雨枫 微博账号:@雨枫有话说视频:全文实录:主持人 ...[详细]
-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11月10日消息,中国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152亿元,中国10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1.8%,中国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079亿元。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39444 ...[详细]
-
文丨张涛、路思远中国金融市场部,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海外多国通胀持续高企不同,我国的物价情况继续保持着平稳态势。例如,10月份CPI和PPI同比涨幅分别为2.1%、-1.3%,相应前10个月,CPI ...[详细]
-
中信、国君等六大券商出手捧场!“踩着最后时点”,募资仍大幅缩水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中国基金报 又见券商定增,这次六大重要券商联手捧场!虽然今年市场疲弱,但最新又有券商类股定增募资。华创证券的母公司,发布的定增公告显示,刚 ...[详细]
-
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网消息:11月21日,中国科协召开2022年第四十四次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关于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等重要通知精神,传达学习中央纪委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 ...[详细]
-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今天11月10日)闭幕,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进博会上参展企业数量、回头率、展台特装比例均高于上届水平,展会质量不断提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 孙成海:共有284家世界5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邱德坤)11月10日,在2022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上,深圳元宇宙研究院成立。该研究院是粤港澳大湾区落地的高质量元宇宙产业研究中心,研究成果将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为企业搭建沟通 ...[详细]
-
蔚来Q3单季营收130亿,四季度交付指引4.3万-4.8万台
11月10日,蔚来发布2022年三季度财报。蔚来三季度营收130亿元,同比增长32.6%,再创单季新高,连续十个季度正增长;整车销售毛利率为16.4%;研发支出29.4亿元,创单季新高;现金储备514 ...[详细]
-
到2025年,研发经济总规模超1000亿元!上海发文力挺生物医药产业
转自:证券时报·e公司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发展、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高地,一直是上海的目标。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11月21日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 ...[详细]
-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纪检监察组、重庆市纪委监委消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重庆市监委对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高海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经查,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