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答记者问:建中央和地方两级常态短缺药品储备
炒股就看,工信权威,部答备专业,记者级常及时,问建全面,中央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和地
原标题:工信部答每经问:建中央和地方两级常态短缺药品储备
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星
消费品工业是态短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涵盖衣食居用行、缺药育教医康养等方方面面。品储
9月14日,工信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部答备主题是记者级常“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 提品质创品牌”。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发布会上介绍,问建党的中央十八大以来,消费品工业规模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和地
十年来,消费品工业规上企业数量增加23.7%,达到17.2万家,占全国工业38.5%;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27.9%,营业收入、行业利润十年来分别增长35%和64.5%;规上企业从业人数约2700万,智能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及整体竞争力持续增强。
近年来,个别药品短缺受到社会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药品生产供应?下一步有何考虑?针对这些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努力解决药品短缺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
推动罕见病药稳定生产
周健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工信部为努力解决药品短缺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首先是建立“短缺药品生产供应监测预警平台”。会同卫生健康委、医保局、药监局印发《关于加强短缺药品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生产储备监测工作的通知》,动态掌握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生产供应和库存情况,加强预警分析,保障药品稳定供应。
周健说,截至目前,监测已覆盖57种易短缺药品577家企业,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前六批338家中选企业250个品种,从生产端监测药品短缺或潜在短缺风险。
其次是组织开展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组织上下游企业成立药品供应保障联合体,会同相关部门认定6个联合体为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单位,保障了100种小品种药的稳定生产供应。
同时,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原料药生产企业建立罕见病药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罕见病药“产学研”合作平台,将罕见病药纳入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管理,推动罕见病药持续稳定生产。
三是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常态短缺药品储备。周健说:“2021年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对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进一步健全了中央与地方分级负责、互补联动、运转高效的国家医药储备体系,完善了包括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在内的储备制度。”
同时,在应急保障的基础上,推动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常态短缺药品储备,目前已有18个省份将短缺药品纳入储备目录,充分发挥国家医药储备功能,提升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周健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加强易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生产供应保障,拓宽药品信息监测渠道,推动实现药品生产端与使用端信息共享、精准对接。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支持发展药品供应保障联合体,深化供应链协作,推动重点品种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发展,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作出新的贡献。
提高医药工业制造水平
医药工业与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是建设健康中国的物质基础。
周健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医药工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动力更加强劲,产业创新取得新突破,供应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为抗击新冠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2021年,医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为4.1%;实现营业收入3.4万亿元,营业收入较2012年增长80.8%。
“下一步,我们将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加快落实《‘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周健说。
具体而言,一是加快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医疗机构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建设跨领域、高水平的技术攻关平台和产业化成果推广应用平台。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示范项目,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创新产品产业化聚集,到2025年,创新产品新增销售占到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量的30%以上。
“二是切实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开展医药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系统梳理医药产业链情况,聚焦薄弱环节,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攻关。”周健说,进一步发挥我国医药工业产品门类齐全、规模化生产能力强等制造优势,鼓励企业开发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持续提升关键核心竞争力。
三是持续提高医药工业制造水平。在医药工业领域开展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针对药品全生命周期重点环节,在“十四五”期间,总结推广50个以上数字化应用典型场景,支持建设20家以上数字化转型示范工厂,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药制造技术融合,提升生产质量控制水平。建设一批高标准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推动企业实施生产过程绿色低碳化改造,实现医药工业绿色发展。
最后是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坚持开放发展,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吸引全球医药创新要素向国内聚集,鼓励国外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和创新药生产基地。引导国内企业通过合作开发、技术许可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切实提高创新效率,以更高水平进入国际市场,为全球健康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娱乐)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王盼盼】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说,据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准备向日本和荷兰施加压力,要求两国和美方一道阻止先进芯片技术流向中国。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7日晚间消息,据报道,日本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日本产业合作伙伴”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JIP)已提交一份正式的提案,拟以约2.2万亿日元约合150 ...[详细]
-
11月10日,天津金海通半导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海通”)将在沪主板首发上会,保荐人为。金海通是一家从事研发、生产并销售半导体芯片测试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属于集成电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招股书 ...[详细]
-
重庆2023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集中征收期延至2023年2月28日
重庆市税务局、重庆市医疗保障局、重庆市财政局日前发文,延长2023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集中征收期到2023年2月28日。据介绍,鉴于当前我市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集中力量、集中精力打好疫情歼灭战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范子萌)一改此前连续两个月下滑,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扭头回升。国家外汇管理局11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24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235亿 ...[详细]
-
龙光回应“清盘呈请”:境外债务管理获投资人支持,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11月7日,龙光集团3380.HK)发布公告披露,花旗国际于11月4日提交针对该集团及两家本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的清盘呈请,少数票据持有人就2025年到期票息5.75%优先票据提交该呈请。龙光公告表示,“ ...[详细]
-
兰州银行多位股东股权被质押冻结 股东户数、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来源:中科财经目前,合计质押股权比例达21.7%,前十大股东中亦有多位股东被质押冻结股权近日,兰州银行001227.SZ)发布公告称,第二大股东兰州国资投资控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国资”) ...[详细]
-
275欧元!欧委会天然气限价提案是不是个“良方”?分析师:未必
为应对持续不断的能源危机,欧盟委员会下称“欧委会”)正式公布天然气限价提案。当地时间22日,欧委会提议,将天然气价格上限定为每兆瓦时275欧元,并提议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该提案是对欧盟提出的建 ...[详细]
-
众泰汽车:目前没有从海外引进先进动力电池技术成立合资公司事宜
复牌后实现三连板的发布澄清公告。11月7日,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众泰汽车,000980)发布澄清公告。公告称关注到相关媒体在网络上发布的《众泰内部人士:不搞山寨了,电池技术比先进》等相关报道。公司董事 ...[详细]